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受BAT冲击 荣之联裁撤车联网等业务

2021-08-08 03:22:23

 

来源:互联网

受BAT冲击 荣之联裁撤车联网等业务

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荣之联(002642.SZ)2018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曾预测:该公司2018年度预计盈利4000万~8000万元。但据荣之联1月31日披露的“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该公司2018年预计将亏损12.8亿~13.8亿元。前后变化之大,引起深交所关注,并于近日发出《关于对北京荣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关注函》。

2月12日,荣之联在《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的回复公告》中称,由于“子公司车网互联、泰合佳通所处行业的变化较大、竞争加剧,业务转型不理想”,该公司“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决定撤销现有的车网互联业务团队”,同时缩减了泰合佳通的部分项目,另外“由于部分子公司原有业务大幅缩减,部分业务已经转型甚至放弃”。

公开资料显示,荣之联自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分两次共花费约7.5亿元全资收购车网互联,2014年5月花费6.25亿元全资收购泰合佳通,曾经对车网互联、泰合佳通所对应的车联网业务、电信业务寄予厚望,现在都不得不战略性收缩甚至撤退了。

收缩战线甚至退出阵地的原因是什么?荣之联证券部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现在车联网领域主要是无人驾驶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景,尤其是互联网巨头的介入,对行业的冲击很大。”该人士表示:“BAT这些企业拥有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尤其是对人才的挖脚很多,(我们)的确是竞争不过这些互联网巨头。”对于电信业务,该人士则回应称,“原来主要是服务电信运营商,现在业务方向会有一些调整。”

收缩战线

公开资料显示,荣之联创始人王东辉最早于1998年创立北京荣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最初的角色是IT分销商,主要是将外资ERP软件等产品卖给中国企业。此后,王东辉在2001年又创立北京荣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之联”),在业内的角色已经变成了IT系统集成商。荣之联于2011年12月成功登陆深圳中小板。

在21年的发展历程中,荣之联共计进行了三笔收购、四次布局,在企业IT服务市场的业务范围涵盖电信、政府、生物医疗、制造、金融、能源以及其他行业。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荣之联实现营业收入12.19亿元、净利润276万元;其中,金融、政府、电信、制造、生物医疗、能源、其他行业的营收比重分别为44.90%、14.38%、14.16%、5.71%、4.62%、3.96%、5.30%。

但据《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的回复公告》,荣之联“预计公司2018年度亏损12.8亿~13.8亿元”。

什么原因导致一家原本预盈的公司两三个月之后逆转成了巨额预亏?在公告中,荣之联总结了2018年度经营业绩下滑的几个原因:一是车网互联在商业模式、经营管理、团队能力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导致业务团队的裁撤,影响1.96亿元利润,还带来0.936亿元的坏账计提和0.63亿元的一次性摊销费用;二是泰合佳通已经实施的服务项目,因未达到收入确认条件,实施成本计入存货,带来0.187亿元的当期费用;三是部分子公司原有业务的大幅度缩减,导致部分业务或转型或放弃带来的损失等。

另外,荣之联对车网互联、泰合佳通、北京一维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等子公司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总体规模为6.88亿~7.19亿元。

荣之联在公告中声称,车网互联几次业务转型失败,自2017年起不断进行业务转型和组织调整,但经营状况依然不佳,未能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和收益水平,于2018年底最大程度地缩小了团队规模、降低成本费用。

同时,泰合佳通的原有业务是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全流程管控平台和无线网络质量管理系统,但近几年来由于主要客户在相关领域投入停滞或大幅压缩,导致泰合佳通营业收入及项目利润率逐年下降。

荣之联证券部人士告诉记者,车联网领域需要的投资比较多,BAT等大型互联网巨头在车联网人才的挖掘和投入、技术和产品的迭代等方面拥有巨大优势,导致荣之联的客户在选择技术及产品解决方案时逐渐流失。

关于电信业务,该人士解释称,此前主要在电信运营商领域投入比较多,但由于最近几年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变化很大,所以业务方向也会随之调整,现在属于调整过程中的投入期,收益期可能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