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财务指标“告急” 福田汽车激进扩张困境初现
多项财务指标“告急” 福田汽车激进扩张困境初现
张家振
流年不利,正成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汽车”,600166.SH)当下经营状况的真实写照。
4月28日,福田汽车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13亿元,同比减少14.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4亿元,同比下滑6.91亿元,同比暴跌792.75%。这份有“上市以来最差”之称的一季报延续了公司2017年度净利润大幅下滑80.25%的趋势。
或许是为了避免外界对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和负债率上升的过度解读,福田汽车在报告中自揭家底对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控成本、增效益的解决之道。
不过,这并不能消解业界对于福田汽车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现金流持续紧绷的担忧。
有机构分析认为,福田汽车在一年内正面临着高达98.1亿元的巨额偿债缺口,在接下来没有足量外部资金注入的情况下,公司将面临着资金链断裂和债务违约的风险。
5月4日,上交所向福田汽车发出问询函,要求其就资产负债率高、借款金额大幅增加等事项作出进一步说明。对于公司经营状况和缓解债务压力的措施等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先后致电致函福田汽车董秘龚敏和福田汽车集团新闻发言人、市场与品牌总监李健,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复。
“越卖越亏”怪圈
与过往的辉煌相比,有“中国商用车龙头”之称的福田汽车,正陷入越卖越亏的怪圈。
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销售汽车60.08万辆,实现营业收入51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1%和11.13%。汽车销量的提升并没有同步反映到盈利能力上,2017年公司仅实现利润总额0.4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分别同比大幅减少90.86%和80.25%。
对于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福田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商用汽车集团总裁宋术山解释称,福田汽车最近几年一直处于大规模投入期,工业互联网框架的搭建,以及在北京、河北、山东和广东建设的四大智能工厂等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再加上我国新能源补贴减少及政策延迟下发也影响了福田汽车的新能源客车销量。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福田汽车2017年的利润额度,摊薄了利润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福田汽车2017年度维持了超过1亿元的账面盈利,但并不能掩盖扣非净利润连续四年出现亏损的事实。财报数据显示,2014年~2017年,福田汽车分别实现净利润4.77亿元、4.06亿元、5.67亿元和1.12亿元,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分别为10.32亿元、10.78亿元、9.44亿元和9.41亿元,最近四年主营业务合计亏损24.33亿元。
以2017年为例,公司实现盈利1.12亿元,一笔高达12.63亿元的投资收益功不可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福田汽车2017年主营业务实际亏损8.3亿元。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看来,2017年整个中国商用车市场回暖趋势明显,很多车型一度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福田汽车销量增长但盈利水平大幅降低,主要和大规模投入建设新工厂和生产线直接相关,快速增加的财务费用吞噬了净利润。
数据显示,2017年福田汽车的财务费用达4.46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12.61倍。相比之下,2018年一季度财务数据更不容乐观,归母净利润亏损 6.04 亿元,同比下滑 6.91亿元,下滑幅度高达792.75%。
对此,福田汽车分析称,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重卡、轻卡、微卡等销量下滑,人民币升值导致汇兑损失和乘用车开发费用支出同比增加等因素导致。其中,商用车一季度实现销量 11.73 万辆,同比下滑 17.25%,影响利润下降 0.72 亿元;人民币升值导致汇兑损失 0.56 亿元,同时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影响利润下降0.47 亿元;公交车业务因交货周期约定,一季度同比交车数量下降 178 辆,利润同比下滑0.68 亿元。
“通过产品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推进新产品上量,提升市场占有率;推进精益成本控制,恢复成本竞争力,提升产品盈利能力。”福田汽车表示,公司将进一步提升汽车品质,在销售规模增加的同时,实现利润的同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