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奶牛养殖模式转型在即 中鼎牧业接手濒危牧场

2021-08-08 02:01:49

 

来源:互联网

奶牛养殖模式转型在即 中鼎牧业接手濒危牧场

虽然很多奶农不再大面积倒奶,但一些地方却出现了杀牛卖牛现象,中国奶牛养殖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养殖模式转型迫在眉睫。2月10日,河北栾城县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养殖户苏先生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原奶收购价格比较低,每月倒三四次奶,后来卖了一些牛,奶牛场经营几乎陷入绝境。当他正打算放弃养牛的时候,中鼎牧业有限公司来与他谈租赁合作,有意将一个濒临关闭的奶牛场救活。

尽管早在1月8日农业部就发文要求解决“卖奶难”的问题并派出督察组前往河北、山东等地调查,但时间过去一个多月了仍没有出台最终的方案。有关专家认为,仅靠政府买单解决不了市场问题,这是迟迟没有公布方案的原因。未来散养户会被淘汰,特大牧场会受到遏制,适度中等规模牧场将成为主导牧场,而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将成转型方向。

“杀牛倒奶”逼行业转型升级

2014年年底,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出现了“倒奶”事件,一度引起各大媒体关注。然而随着农业部派出督察组奔赴各地,“倒奶”现象初步得到了扼制。据知情人士透露,各地政府不让奶农倒奶,很多养殖户由承受不了每天的损失,只能把牛卖掉或杀掉,“倒奶”事件开始演变成卖牛杀牛。

乳业资深专家王丁棉表示,我国每年进口许多的奶牛,但同时又在杀掉更多的奶牛。从2009年起,奶农杀牛卖牛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每年退出、弃养的农户均超10万户,今年又有多个地区的奶农在倒奶、杀牛、卖牛。他认为,饲料售价高位不下,人工等养殖成本上升,奶价不稳甚至下跌,乳企压价伤农,过多使用进口奶粉而减少使用本地奶源,这些都是导致奶农杀牛卖牛的主要原因。

苏先生告诉记者,正是由于类似的这些原因,他去年10月左右就打算退出,此前每月要倒三四次奶、亏损两万多元。由于原奶收购行情不好,本由蒙牛定点收购的奶也开始以各种理由拒收,一个900多头的牧场即将倒闭。

然而,正当为即将关闭的奶牛场而烦恼时,中鼎牧业想与其合作,采取租赁的方式将该奶牛场全面接手。中鼎牧业给到他的租赁费是每年220万元,合同签约期限为10年,这个期间所有的经营权都交给中鼎牧业,所有权仍归自己。这种模式类似于恒天然的合作社,可以保证奶农的利益,在行业面临风险的时候,散户养殖向专业化牧场经营模式转型是大势所趋。

专业化牧场模式上路

苏先生表示,过去的饲养模式比较传统,原奶指标比较低,蒙牛收购价格一般在3.6~3.7元/千克,有些指标达不到的,甚至出现拒收的情况,奶场与奶企的合作处于弱势地位。此外,在自己散养的时候,由于技术不到位,产量一直上不去,每头牛每天的产量是17千克,而且各方面的成本也是居高不下,很难赚钱,很多养殖户都面临着这样的难题。

“通过租赁把奶牛和奶场租给中鼎牧业后,奶牛从饲养到管理,再到与乳企签订收奶合同都是由他们完成,所有的风险与收益都由中鼎牧业承担,这10年中,不管产多少头牛都归中鼎牧业,最后收回的奶牛数与最初签订的数目一致。目前经过两个多月的管理,中鼎牧业已经将奶牛的单产水平提升到24~25千克,养殖技术提高使得奶指标提高,目前蒙牛的收购价格已达4元/千克。”苏先生说。

中鼎牧业总裁孙国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70%左右的为中小牧场,存在的问题是牛奶单产低,饲养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缺乏技术指导和抗风险能力低。单个的牧场中有70%不赚钱,30%存在倒奶现象,散户倒奶更为明显。

针对这种情况,在国外,一般是通过协会把中小牧场集中在一起,推行奶联社的模式,而国内目前所采取的这种模式被称为现代化的奶农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下的牧业管理公司,实际上就是一种专业化牧场模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