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施耐德电气抢抓万亿级用户侧智能化市场机遇

2021-08-08 00:02:40

 

来源:互联网

施耐德电气抢抓万亿级用户侧智能化市场机遇

能源互联网在中国落地生根的速度正在加快。

来自新华社的报道显示,国家能源局近日已开会讨论“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初稿,这一“行动计划”有望在今年内出台。参与初稿起草工作的专家则透露,国家能源局已经多次组织相关的座谈会,我国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已经被命名为“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

同时,我国实现“互联网+智慧能源”的路线图也已经圈定,主要包括四项措施:一是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二是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三是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四是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型业务。在“行动计划”正式出台以后,我国将依据路线图在不同地区,进行技术、政策、商业模式等不同层次的创新试点。

对于能源互联网的市场潜力,安信证券研究报告分析,目前我国用户端电力销售金额约为2.5万亿元,加上建设投资,可以估算能源互联网的市场至少在5万亿元以上。庞大的市场空间不仅吸引一大批能源企业投入能源互联网企业,也吸引了华为、阿里、百度、微软、英特尔等海内外科技巨头参与其中。

工业自动化、能效管理领域的巨头也不甘落后,施耐德电气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对于中国能源互联网,施耐德电气方面相关分析显示,未来仅仅是用户侧的智能、智慧系统的打造,就将带来一个万亿级的产业。但就进展而言,施耐德电气相关高层判断,目前“已处于市场导入期”。

能源互联网进入市场导入期

在施耐德电气看来,能源互联网是什么?

“能源互联网意味着智慧能源,而智慧能源的核心是信息化与自动化的深度融合。在能源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的共同作用下,能源互联网将为能源的高效管理和使用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及合作业务中国事业部负责人尹正表示。

在“互联网+智慧能源”的路线图中,第三项措施就是“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一位能源行业专家认为,这就是要实现用户侧的智能化用能,促进能源消费生态体系建设,包括施耐德电气在内的能效管理企业可以在该领域一展身手。

为什么要推动用户侧智能化用能?

“能源行业的人都知道,用户在用掉一度电的同时,实际上在传输过程中要损失一度电,在生产环节也要损失一度电。”尹正表示,世界上2/3的能效潜力尚未挖掘,从节能增效的角度来看,必须在各个环节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能源互联网的兴起带来哪些变化?

“我们是做能效管理的,现在与合作伙伴、客户交流的时候,如果谈到智能配电,每个人都会非常感兴趣,而如果只谈配电,大家就会觉得这个话题已经存在超过30年了。”尹正表示。

虽然已经形成共识,也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开始推广,但目前还处于能源互联网的市场导入期。“我们现在已经推出了很多应用,在医院、数据中心、一些知名的商业写字楼,从总体上来看,市场还需要有一个导入过程。”尹正说。

在欧洲,施耐德电气是能源互联网当仁不让的先驱,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兴起能源互联网概念之际,施耐德电气也已经从2014年起在中国、同步全球推出最新一代的数字化智能配电系统,加快占领国内市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