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电商渠道三年上位
家电电商渠道三年上位
“东风吹,战鼓擂,京东和苏宁谁怕谁”,口号响,战役起,随着中国人造购物节“双十一”的逐步临近,长于营销的家电电商零售企业开始陆续粉墨登场。不管苏宁易购隔空喊话京东的“平京战役”、还是京东与供应商合纵连横的结盟仪式,都在向消费者刷新“双十一”的存在感。
3年时间,电商蝶变。2013年作为家电电商普及元年,苏宁、国美、京东通过线上线下约架的方式,使电商购物方式落入寻常百姓家;2014年电商渠道作为家电销售的补充渠道一路狂奔;2015年“双十一”来临之际,野火春风,电商已经从低价扫货平台蜕变为家电零售业的主流渠道。
电商平台——从低价到高质
今年十一黄金周家电企业价格“武斗”如火如荼,然而销售数据并不尽如人意。“双十一”来临,各大销售平台颇有针锋相对之感。家电是京东商城主要的业务板块,也是目前整个公司业务发展的基石。家电战略反映了京东发展的整体思路。作为封疆大吏,京东家电事业部总裁闫小兵,对即将到来的消费盛宴充满期待,他表示“十一黄金周已经演变成了‘休闲旅游’假期,‘6·18’‘双十一’才是真正的电商销售节点。”
京东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拉开帷幕,各大家电供应商争相为京东站台。除了全品类享受低价,京东方面表示要提供“更有品质”的商品和服务。
尽管闫小兵一再表示不放弃价格优势,不过产品策略还是发生了变化。之前买家电的消费者的口头禅就是“花钱少,京东找”,京东家电原来只是满足了中低端消费用户,最开始成为不少企业特价机的销货渠道。京东的合作伙伴也偏向于二三线品牌。此次三星大中华区生活家电营业副总裁印锡镇、美的集团副总裁王金亮等供应商企业的代表助阵,京东家电高端化的思路可见一斑。
“平均消费单价不断提升、目标用户除了中低端消费用户,也将更大限度地覆盖精英阶层。”闫小兵表示。
对于竞争对手发起的价格战,闫小兵坦陈,价格战是京东发展初期的扩张手段,但随着沉淀积累整个电商渠道已经跻身主流渠道阵营,价格优势只是一个维度,单纯比较一个 时点的意义不大,稳定的用户黏性,消费方式的转化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家电分析师梁振鹏认为,未来,京东价格战的参与力度会小一些。一方面是因为京东有盈利压力,此外也是因为京东已经从粗放型规模取胜式发展向盈利模式转型。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京东家电电商平台的平均销售单价已经上浮。
供应商——从批发到零售
作为各大电商平台最大的供应商,美的集团在“双十一”前刚刚公布三季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整个集团销售额1113.74亿元,其中电商收入达到100亿元。高达一成的销售收入提振了整个电商销售团队的信心。
美的集团电商公司,一块大型电子屏从午夜12点开始滚动显示电商销售数据。截至10月28日中午11点半,销售额已经达到478万元。据了解,此块大屏显示的是美的可监控到的实时电商渠道销售数字。“双十一”即将来临,整个电商渠道摩拳擦掌备战。
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电商部门负责人吴海泉2014年加盟美的。“能否介绍下美的电商销售团队在此3年的发展历史,”今年团队300人,去年只有几十人“那前年呢”记者追问道。吴海泉笑着回答,2013年此部门还不存在。
以前美的集团也做电商,不过目前吴海泉带领的电商团队实际上是一个横纵向的体系。对于各有盈利目标的美的各事业而言,电商平台实际上起到的是一个横向整合的功能,将事业部与外部电商平台对接。而对于消费端而言,由于电商的可视性,美的通过销售数据能够和消费者进行直接“对话”。
“电商的出现,实际上改变了企业基本的销售模式,也就是从批发到零售的转型。之前经销商包销是批发模式,而电商的模型则是零售模式。”吴海泉认为。
批发的数据反馈不太精确,零售的数据更直观。数据的意义在于效率的提升。比如用数据解决产品合理定价问题、产品功能组合问题、销售渠道选择问题。
对于闫小兵提出的电商渠道定价透明,同款全国统一定价有望实现——苹果模式能否复制在家电业, 吴海泉表示“互联网经济解决的信息对称的问题”。电商出现以后,家电产品价格全国市场各自为政的局面将终结,目前在小家电已经实现全国统一售价模式,其他类产品未来也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