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亿短期债待偿还 中海油旗下企业拟上市筹资解围
近30亿短期债待偿还 中海油旗下企业拟上市筹资解围
近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了中海油旗下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海油发展”)IPO招股说明书,拟筹资31亿元用于数个项目建设及偿还借款及银行贷款。
招股书显示,海油发展2016年要偿还的借款及银行贷款金额为25.29亿元。目前公司尚有29.37亿元短期借款未偿还。而对于中海油而言,这是中海油旗下第七家上市企业,也是油田服务板块除了中海油服、海油工程之外第三家上市公司,这也让外界担忧这三家有业务交叉的企业在分别独立上市之后是否会“内斗”加剧。
《中国经营报》记者7月18日就相关疑问分别给中海油总公司和中海油股份公司发去采访函,中海油总公司方面回应称,根据监管要求,海油发展正处于缄默期,不方便就上市相关问题接受媒体采访。股份公司方面也没有正面回应记者的相关提问。
偿债压力持续加大
在卓创资讯分析师高健看来,石油央企剥离旗下资产独立上市是目前的一个趋势。“一方面可以减轻母公司的经营压力,另一方面旗下各板块独立上市运行也有利于提升各自板块的运营效率。”高健表示,不过目前油价低迷,受冲击最直接和最大的就是油服企业,此时油服企业筹钱渡难关会是现实考量。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的认同,他告诉记者,上市主要目的仍然是融资,IPO凸显了公司对于获取资金流的急迫性,更多像是应对行业环境变差的被动举措。
招股说明书显示,海油发展2015年营收271.80亿元,净利润为20.1亿元,分别同比下滑21.37%和8.07%。此外,2015年海油发展负债率出现攀升,负债率高于行业平均值约7个百分点。同时,海油发展已经步入了偿债高峰期,目前公司尚有29.37亿元短期借款未偿还。
与此同时,公司现金正在快速消耗。海油发展截至2015年年底货币资金为12.77亿元,比2014年年底减少了11.52亿元,降幅47.43%。
“目前行业形势低迷,银行业对能源相关行业相应提高了风险等级,相对而言,上市融资是一个更加方便且低成本的融资方式。”安迅思能源总监李莉认为,海油发展拟通过资本市场募资以解决目前的资金困难总体思路是正确的。
目前海油发展的资金流情况的确不容乐观,2015年,由于下游行业不景气,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获得收入减少,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51亿元,同比减少3.94亿元。当年底,公司应收账款为83.47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重攀升至72.98%。这一比例相对于2013年的58.48%大幅增加。
海油发展在招股书中也提及,去年行业形势低迷,海油发展营业收入减少同时应收账款账龄有所增加。这意味着回款周期的延长,无疑会对公司的现金流形成较大压力。
记者注意到,海油发展2016年、2017年、2018年需偿还借款及银行贷款金额分别为25.29亿元、8.59亿元、6.54亿元。而在本次IPO募资31亿元当中,其中15亿元将直接用于偿还借款及银行贷款。
过半收入来自母公司
如果IPO顺利,海油发展将成为继中海油服、海油工程之后,中海油工程技术服务板块的第三家上市公司。相关资料显示,海油发展业务板块和子公司设置与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有较大相似之处。
就此中海油方面解释称,根据中海油总公司的定位,三家专业公司在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生产环节中各有分工,独立发展:中海油服主业集中在勘探和开发环节,海油工程的主业集中在开发环节,海油发展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部分业务服务于勘探和开发环节。
不过,海油发展旗下采油技术服务公司一位战略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三个公司之间确实有不少业务是重合的,以前涉及到重合的部分,总公司会出面进行相应协调。
“如果独立运行上市之后,海油发展将有更强的独立性,三家上市公司之间都要效率优先对股东负责,业务趋同和竞争的可能性会较大程度增强。”高健表示。
虽然定位略有不同,但上述三家公司均对母公司关联交易依赖较大。目前中海油总公司直接、间接合计持有海油发展100%的股份。2015年,海油发展与中海油系统关联交易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4.46%,其中中海油占50.74%。2014年中海油所贡献的营收占比为52.35%。
不过,作为海油发展的母公司中海油在油价重创背景下也困难重重。其2015年油气销售收入1466亿元,同比下降32.8%,实现净利润为202.5亿元,同比下降66.4%。在资本支出方面,中海油2015年为665亿元,同比下降37.9%。2016年,其计划资本支出将低于600亿元。
而资本支出的缩减,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就是旗下的油田服务板块。“反馈到油服类企业身上的表现就是回款速度变慢、资金流紧张。”张永浩表示。
记者留意到,7月19日,WTI原油价格继续下跌1.3%至44.65美元/桶,国际油价已然在50美元/桶下方徘徊近两个月。“在世界经济依然低迷、供过于求的背景下,新的油价平衡点可能会长期待在中低油价水平上,比如每桶40~60美元之间。”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处长潘继平对本报记者表示,这对油服行业来说是一个长期打压。
在潘继平看来,这些年我国的油服行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像中石油的地球物理勘探、中石化的钻井、中海油的海洋981船等,都有重大的突破,但目前国内海上石油勘探相关核心技术和装备大多还未掌握,作业多集中在1000米内的浅海地区。”潘继平表示,目前海上油服行业的水平离国际先进水平依然差得很远,把业务重心放在国内和近海更多是出于无奈。“国内海上油服市场的蛋糕就这么大,又赶上中海油大幅削减资本开支,蛋糕被做小了。”上述海油发展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现在压力的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