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江山”由谁来主宰?监管层已动用“有形的手”
万科“江山”由谁来主宰?监管层已动用“有形的手”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上周,万宝之争的各方似乎都进入了暂时休战的状态。不过,在看似波澜不惊的背后,实则暗潮涌动。7月29日,央视报道称,宝能系钜盛华上交的9个资管计划的资产管理合同等备份文件,核心条款被遮盖。消息一出,业界关注再次聚焦万宝之争。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自去年7月11日宝能系宣布通过二级市场持有万科股权5%以来,万科股权收购战已经打了一年有余。收购战打响之初,宝能系巨资举牌万科,并成为新任大股东,是役被舆论称为“万宝之争”,彼时万科的前途扑朔迷离。之后,万科管理层打算以增发新股的方式对抗宝能系,由于此举会稀释原大股东华润的权益,导致华润对万科管理层翻脸,于是万宝互殴升级为“万宝华之三国杀”,华润与宝能一度联手,此时以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层几近要失去大好江山。
然而,被逼到墙角的万科管理层使出狠招,于7月19日向证监会举报,宝能系利用监管漏洞违规运用金融杠杆融资,并使用相关资金增持万科股份。证监会随之紧急召开多场会议,并专门成立了处理万宝事件的领导小组。万科举报这一招的高明之处,不仅在于抓住了宝能疑似违规的“小辫子”,更重要的是一把将原本事不关己的证监会拉进了战团。
针对传言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将进一步进行核实”,这一表态看似轻描淡写,但实质却重若千钧。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禁止集资收购股份”的报道是真是假都不重要,证监会最终对万科的相关举报必然会有一个处理结果,而这一结果也必然会决定万科的未来走向。种种迹象表明,万科股权之争将在证监会的介入之下逐步得到解决。万科的江山由谁主宰,证监会将有很大的发言权。
事实上,宝能系利用多个资管计划以高杠杆融资并增持万科股份,此举即使不能确定为违规,但至少也是利用监管漏洞游走于灰色地带。去年股市暴跌的惨状仍历历在目,“杠杆上的牛市”因强制平仓已经灰飞烟灭,现在宝能系又大手笔地搞起了“杠杆上的收购”。所谓殷鉴不远,此次证监会不太可能对宝能式的资本市场大赌局听之任之,如果让“杠杆上的收购”大行其道,最终将带给股市更大的灾难。
宝能系通过加杠杆从银行理财、券商资金、保险资金等渠道筹措资金的行为一直有争议。监管层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去年万科停牌之际聘请专业机构对宝能的资金来源进行核查,虽未查出问题所在,但监管层显然意识到了现行监管政策存在需要补足的地方。
自万科股权之争后,保监会就多次对保险资金投资A股做出一些新规,如险企举牌需披露资金来源。证监会也没闲着,7月18日,证监会实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要求股票类、混合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不超1倍;要求穿透核查嵌套资管产品,严禁结构化资管计划嵌套投资其他结构化金融产品劣后级份额。
上周,关于银行理财的新规也被银监会证实正在修订,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银行理财资金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股票,这一规定无疑直指银行理财资金帮助宝能举牌万科。
在宝能系举牌万科的资金中,过百亿资金来自浙商银行理财资金。2015年11月,浙商银行132.9亿元资金作为优先级,与宝能合作成立规模达200亿元的合伙基金。钜盛华用合伙基金中约77亿元资金作为劣后,撬动广发、平安、民生、浦发等银行出资155亿元作为优先,设立9个资产管理计划,继续增持万科。这条路在新规下将被堵死。
未来监管新规下,宝能系举牌万科借助的银行理财、资管计划、保险资金,均将出现分化。筹集资金的唯一通道,或仅剩发行企业债。但在万科股权之争影响下,市场对宝能发债收购万科股票一事充满担忧,监管层亦对此持保留意见。宝能系子公司深业物流26.2亿元的私募债,便被媒体报道于近期被取消发行。媒体报道近期宝能系拟发行债券的规模接近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