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现金流紧张 险企发债急补血

2021-08-07 17:54:28

 

来源:互联网

现金流紧张 险企发债急补血

本报记者 陈晶晶 北京报道

保费收入大幅下滑之下,险企补充资本金需求在提升。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由于审批快、流动性高、融资成本低,资本补充债券近年来受到保险公司“追捧”,仅2020年3月份单月就有6家险企成功发债,发行规模已经超过去年一半的规模。

业内人士表示,转型过程中退保支出增加是部分保险公司发债的重要原因,由于中小保险公司存量中短期产品退保已经达到相对峰值,退保给其现金流带来压力,急需增厚资本金抵抗风险。

此外,对大型上市险企而言,转型长期保障型业务对其销售渠道、后端运营等方面要求更高,也需要持续资金投入。这意味着,2020年险企发行资本补充债券规模或将持续增加。

单月发债374亿元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3月份,6家险企共发行资本补充债券373.5亿元,超过2019年发行资本补充债券566.5亿元的一半。其中,平安人寿发行票面利率最低,为3.58%,珠江人寿6.25%最高,6家公司资本补充债券目前均已成功发行。

据了解,并非所有的保险公司均能发债补充资本金,而是需要满足中国人民银行与原保监会于2015年初联合下发的《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宜》。该文件对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规模、发行条件、偿还方式等方面有明确规定。

在准入“门槛”上,保险公司必须满足: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连续经营超3年;上年末和最近一季度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最近3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等五项条件,绝大部分保险公司均能满足要求。但也有极个别偿付能力不足的险企,只能依靠股东借款。另外,成立未满3年的新公司,如果资金紧张,也只能依靠股东增资。同时,保险公司发行的资本补充债及符合监管规定的次级债之和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0%。发行规模与净资产有直接联系。

据了解,2016年~2019年,发行资本补充债券规模分别为295亿元、170亿元、495亿元、566.5亿元,总体规模在提升,尤其近两年,发行资本补充债规模高于股东增资和次级债券。

对于上述现象,业内人士分析称,主要由三个方面因素综合影响:首先,资本补充债券和次级债虽然都属于债权性质的资本补充工具,但是对比次级债无法交易、认购的活跃程度低而言,资本补充债券更有优势。因为一些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费用约为发行规模的6%,总成本不超过次级债券的单位资金成本,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再加上其能进行二级市场交易,流动性高,交易灵活,投资者认购更活跃,便于成功发行。

其次是在强监管的大背景下,监管层对保险公司增资和股权转让更为审慎和严格,对股东资质和经营等方面要求均有所提升。同时,一部分现有股东自身资金实力、经营情况已经下滑,有的甚至出现流动性危机正在破产清偿,已没有能力再对保险公司持续注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四季度,存在股权质押或冻结情况的险企数量达到32家,其中寿险公司20家,财险公司12家。

最后,股权融资并不是“免费的午餐”,按照“资本成本=股本占比×股本要求的收益率+债占比×债成本”的公式,发债成本普遍低于股本要求的收益率,因此发债能够优化保险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率。

不过,也有发行失败的险企案例。例如一家老牌财险公司早在2017年便获得批复发行60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其未能在批复有效期内完成发行资本补充债券事宜,导致发行权益自动失效。

26家险企现金流为负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行业近两年发行资本补充债券规模持续走高,主要原因是部分保险公司转型过程中存在集中退保压力,需要补充资本金提高抗风险能力。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人身险行业保户储金投资款新增缴费总规模达到1.18万亿元的高峰值,而这些业务期限大多在2~3年,除了2018年以外,部分人身险公司还将在2019年、2020年进入退保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