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率再临收窄 信托或转战权益投资
收益率再临收窄 信托或转战权益投资
王添漫、郑利鹏
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关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公告。
作为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意见稿明确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的五个条件,列举了十四项标准化资产,同时将“非非标”纳入了“非标”范围。
西北部一家信托公司的信托经理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目前信托公司的业务仍以“非标”为主,标准化业务转型还在不断探索中。定义明确后,“标”与“非标”之间的模糊地带消失,先前“非标转标”的方式主要是公募ABS,以及被认为是“非非标”的银登中心“信贷资产项目流转”,信托产品可以去银登中心挂牌实现转标。但在央行严格定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后,银登中心的产品明确为“非标”,“转标之路”就变得很难走通。
“转标”难度加大的同时,可以促使信托公司加速业务转型。
一位华东地区信托公司的财富中心主管认为,未来监管层对“非标”资产还会继续压缩,信托公司只能压缩“非标”规模或者谋求转型。预计信托行业的资金将陆续从“非标”流出,更多地会转入以股权、股票为基础的权益类投资信托市场。
旨在促表外资产回表
记者注意到,此前,资管新规虽然也提及“非标”定义,但只是强调“标准化资产之外的产品被认定为‘非标’”。
此次,意见稿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中谈到,本次征求意见扩充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范围,为金融机构把表外资产拿回表内提供了激励。同时,由金融机构向央行提出标债资产认定申请而非行政性强制认定,也使得各家金融机构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抉择,防止了对于细分金融市场的过度冲击。
而之前被市场认定“非非标”,即银保监会认定的非交易所的特定场所挂牌产品,现在则被划入“非标”概念。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提出,以前政策对“非标”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地带,主要是以整顿的形式进行监管,监管从严就“地震”一下,不从严大家又做一把,这并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健。非标、标准的界定使资产标准更加规范化、清晰化、严格化,注意到意见稿是向业内征求意见,旨在逐步促进归类标准的完善。
谈及监管层对“非标”重新定义的考虑,陈文认为,央行和监管机构一直在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近期的各项政策,试图推动金融机构的表外资产回归表内,考虑到金融机构“非标”资产存量规模庞大,客观上需要提供渠道将部分原“非标”资产能够转化认定为标准化资产。
信托理财收益率或再降
多家信托公司人士都对记者表示,意见稿发布后,将会缩小信托公司“非标转标”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