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信托财富管理团队 平安私行变阵
整合信托财富管理团队 平安私行变阵
近期备受关注的平安银行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
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12日在平安集团传统金融开放日上透露,目前平安信托财富管理1200人团队已并入平安银行私行。平安银行私财业务产品、渠道建设等也在稳步推进。
业内普遍认为,以投研能力为基础的资产配置能力为私人银行的竞争力所在。而资产配置能力考验的则是私人银行的专业性和资源整合能力,比如能否为客户提供最丰富的产品和最优的投资建议。不过,目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着产品服务同质化的掣肘,各大银行仍在不断对私行业务的经营模式、组织架构进行探索。
零售加速补短板
谢永林曾在2018年中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零售业绩持续稳步增长,零售业务三大板块中信用卡和消费金融实现快速发展,但私财业务板块仍不达预期,下一步将重点发力私财板块,从产品、渠道到科技应用等方面做全面升级,加快其发展速度。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72.41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净利润133.72亿元,同比增长6.5%。
其中,零售业务营收、净利等指标均超越对公,成为银行业绩增长的主力。同期,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实现营收293.16亿元,同比增长34.7%,占比51.2%,同比提升10.9个百分点;零售业务净利润90.79亿元,同比增长12.1%,占比67.9%,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
截至2018年6月末,平安银行信用卡累计新增发卡917.98万张,同比增幅81.2%;贷款余额达3857亿元,较去年底增幅达27%。截至2018年6月,新一贷款余额1447.69亿元,汽车贷款余额1413.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
谢永林12日透露,零售未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做起来,包括产品的供应和营销的策略等,未来将把平安银行作为集团高净值客户的主要经营阵地,跟寿险联动,推动私财业务走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
平安银行相关业务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业务转型深入,银行零售转型已经初见成效,科技、获客及用户体验等各方面均有较大发展,客户规模快速增加,但在高净值客户群(尤其是50万元以上客户群)方面仍存在短板。
上述人士透露,与平安信托财富管理团队整合,整合集团优势,在渠道、销售、产品供给等方面全方位做强,可以提高银行服务高净值客户的能力。
强化资源整合
近年来,随着国内高净值人群数量和财富规模的增长,各类金融机构皆瞄准了这类人群的资产配置需求,争相涌入私人银行领域。尤其是近十年来,各大银行跑马圈地式地布局私人财富管理市场,目前已进入精耕细作的发展阶段。
可以看到,背靠集团公司的银行往往会借助集团优势,比如中信银行的私人银行是借助中信集团下属证券、信托、海外平台等外部资源,来提供资源配置能力。但这类集团公司中,直接将下属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部门整体重组至私人银行的做法并不多见。
“平安信托财富管理与平安银行私行业务的重组不仅是队伍的整合。”上述平安银行相关业务人士透露,目前私人银行财富管理重组整合的方案仍在制定中,麦肯锡负责项目的统筹及规划,不仅人员调整,包括产品、渠道、系统、权益及平台等都将全方位调整升级。
谢永林表示,未来将通过分支行模式、IC+寿险顶级业务员模式和直营业务等三个模式PK,整合集团资源优势,强化产品供应能力,目前正在与信托、资管等方面协商研究产品或资产供应内容。“包括银行内部的资产管理、公司的交易队伍搭建都是围绕着这个开展的。”
他强调,去年实现了ALM(资产负债管理)突破,现在要实现AUM(资产管理规模)突破,要把AUM一步步搬到银行来。
上述中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零售客户数为770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0.2%,其中私财客户、私行达标客户分别为52.59万户、2.58万户;管理零售客户资产1.2万亿,较上年末增长12%。
而重组事宜之所以如此受关注,也在于平安信托财富管理团队在业内颇具竞争力,其并入平安银行后,将为平安银行带来私财业务客户及资产规模的大幅提升。
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平安信托服务的活跃财富客户数达7.47万,较年初增长42.2%,其中,存续资产1000万元以上客户数达3400个,同比增长超过35%。管理规模方面,保险金信托业务规模达20.5亿元,签约客户数接近整个市场保险金信托行业过去三年的两倍。
与此同时,剥离财富管理业务后,平安信托的业务架构也面临调整。平安信托方面向本报记者表示,剥离直销团队后,平安信托希望抓住“传统金融回归、数字金融转型、新一轮基建投资、结构转型与新行业兴起及信托业回归本源业务”等契机,充分依托集团“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优势,通过不断聚焦公司业务定位,优化发展战略,在新的经济周期下探索出一条差异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托业务模式,公司的业务架构也将围绕新战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