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巨型“蚂蚁”IPO:万亿估值是怎么博弈得出的?

2021-08-07 15:05:01

 

来源:互联网

巨型“蚂蚁”IPO:万亿估值是怎么博弈得出的?

本报记者 李晖 北京报道

每年都要“被上市”几次的蚂蚁集团,IPO的靴子终于落地。

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近日宣布启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以进一步支持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做大内需,加强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并支持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

“上市可以更透明地面对世界,面对公众,可以凝聚更多志同道合的同路人,同时也将更好地跟全社会分享成果和未来。”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表示。

有别于半个月前京东数科低调准备进军科创板,其IPO辅导信息出自多家承销券商。蚂蚁集团此次采取的则是非常高调的主动官宣形式,并受到上交所和港交所两家交易所罕见的发声欢迎。

蚂蚁集团这一体量公司走向资本市场,不仅对A股、港股、金融科技及泛支付行业意义巨大,由于其“系统重要性机构”“金融基础设施”的业务实质,其承载的社会责任也将被进一步放大。随着IPO进程深入,其万亿估值生态带来的效应将进一步被量化,也或点燃新一轮金融科技公司进军资本市场的热情。

如何撑起万亿估值?

今年3月,支付宝宣布全面转型数字生活平台。5月,蚂蚁金服公司全称由“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开始启用新简称“蚂蚁集团”。上述“标签重置”在彼时被舆论认为是准备IPO的重要信号。

作为庞大蚂蚁生态的支点,支付宝自2004年成立,经过16年发展,逐渐完成商业模式探索和12亿用户的生态搭建。根据易观2020年一季度移动支付市场数据,支付宝市场份额为54.97%。

根据蚂蚁集团官网信息,目前其内部至少包括支付、数字金融、保险、智能科技、国际业务等事业群,对应其“内需、科技、国际化”的战略方向。

今年7月初,曾有外媒报道蚂蚁集团今年内将在香港完成IPO,目标估值2000亿美元(约合1.4万亿元人民币)。

蚂蚁集团被市场津津乐道的高估值来自于其行业顶尖的技术、齐全的牌照体系和不易复制的生态价值。

从业务生态构建看,根据中信证券相关数据,蚂蚁集团近年场景类对外投资达50笔以上,涉及医疗、体育、出行等9大行业;技术类投资达到30笔以上;2019年蚂蚁集团的五大类金融服务中,使用3种及以上类别用户达80%,使用全部5种类别用户达40%;其业务逻辑从资产负债表经营转利润表经营,目前协同合作的资管机构、商业银行、保险机构数量分别达120家、100家、100家;在56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户可以受理线下支付业务,具备连接1+9个电子钱包的牌照许可和业务通路 ……

公开披露信息显示,自2014年10月成立后,蚂蚁金服在2015年7月和2016年4月进行了两轮融资。2018年6月,其进行了总额140亿美元的融资,创下全球最大单笔私募融资纪录。中信证券2018年的一份研报,根据彼时蚂蚁金服新一轮融资后估值达到1500亿美元测算:这一市值隐含2018、2019、2020年PE分别为51、29、18倍。

估值来自于盈利,盈利来自于商业模式。传统支付公司模式可以选择PE、PS和“市值/交易规模”,新型模式还需要考虑用户、场景和变现。但上述逻辑也仅仅适用于对支付宝的价值判断。

根据市场人士观点及蚂蚁集团业务特点判断:蚂蚁集团采取的倾向于分类加总估值法(Sum of the parts valuation),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为多元化控股公司估值,将公司同时经营的不同业务分别选择合适的估值方法估值,再根据持股比例加权汇总得出目前总价值。但这一总价值并不是加数效应,而是乘数效应。

蚂蚁集团究竟是一家金融公司还是科技公司,一度是行业内的著名争论。自2016年起,在宏观监管和自身基因定位的多重因素下,其开始明确开放战略,在金融业务上大举“后撤”。这种战略转身,此后也成为多家金融科技类公司的共识。

科技标签对估值想象力的提升无需赘言,但如何从收入上判定科技是否成为公司营收利润支柱业界存在不同看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