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式+自驱力: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之路
内生式+自驱力: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北京报道
让利的目标是银企双赢
对普惠金融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营口银行监事长林德安认为开展普惠金融业务,银行如何兼顾“较高的综合成本”与“较难的风险定价”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难点。
银行与企业,是伙伴的关系,相辅相成,必须要相互支持。银行支持企业,要合理让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实现更好的发展;企业发展的好,经济发展的好,银行才能经营的好。当然,让利,也必须坚持合理,就是平衡,因为银行也是企业,如果不把握好这个度,银行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支持不了企业,更会对自身发展带来危机。
在实施操作上要坚持以下几点:第一,“合理”让利是关键。商业银行应在对自身合理评估的基础上,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提升中小微企业首贷获得率、续贷率的考核权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确保新增信贷资金直达实体企业;同时必须防控让利中的信贷风险和道德风险。
第二,银企双赢是目标。后疫情时期,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深入推动普惠金融,主动减费让利,提升服务质效,积极探索服务实体经济路径,更好做到让利惠民,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帮助企业多元化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杠杆率。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合理展期或延期还本付息,努力提高中小微企业首贷获得率和续贷率,降低融资成本。
第三,金融创新是手段。加强金融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稳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银行借助大数据等工具能够更加精确了解客户,解决“不敢贷、不愿贷”问题,更好地实现风险控制。同时,监管部门也可大力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创新产品和服务,开展线上批量融资,既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和效率,又有利于降低银行线下成本。
最后,普惠金融中不良贷款税前核销的问题很难解决,中小企业一旦出现风险很难追责,按照税的核销政策难以在税前核销。当前政府的贴息政策直接覆盖企业,并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政府可以给银行补贴,帮助银行降低整体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