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消费金融周文龙:坚持线上小额 精细化管理至关重要
中原消费金融周文龙:坚持线上小额 精细化管理至关重要
本报记者 郑瑜 张荣旺 北京报道
从银监会试点到行业爆发,作为推动消费向健康、智能方向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被各界寄于厚望。业内共识在于,当前行业高速增长的红利期已过,消费金融正行至中场。如何通过数字科技与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决胜下半场,将成为行业一致的探索方向。
中原消费金融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其累计放款达722.93亿元,服务客户775.24万人。中原消费金融总经理周文龙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透露,开业4年以来,中原消费金融始终坚持小额、分散、线上化的普惠原则,目前公司所有的组织、人力以及体系建设均围绕这一方向开展。
作为拥有10余年金融行业经验的从业者,周文龙认为,消费金融公司护城河的打造,其核心在于管理机制,精细化运营是重中之重。
“持有金融牌照的互联网公司”
《中国经营报》:贵司成立以来发展迅速,你们的发展策略是什么?
周文龙: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发展模式不一。首先从定位上来看,在成立之初,中原消费金融就将自身定位为一家持有金融牌照的互联网公司,公司天然带有科技基因,一直以来我们坚持走互联网路线,科技与业务相伴而生。在2017年中原消费金融成立半年之时,就确定了“纯线上化运营”的战略。
《中国经营报》:在科技与消费金融的结合上,有何布局?
周文龙:作为纯线上化运营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原消费金融主要围绕三种能力建设:一是管理能力,二是风控能力,三是IT支撑能力。目前中原消费金融400人的团队中,IT科技人员和风控人员接近300人。
《中国经营报》:你们的客群主要在哪个分层?当前,持牌消费金融牌照发放明显提速,银行、产业系、科技巨头公司相继入局。中原消费金融的壁垒是什么?
周文龙:在客群定位上,我们一直强调做的是下沉客群,而不是次贷客群。虽然中原消费金融面向的客群是下沉的,但是我们不会去为本身没有承担能力的客群服务,不会无原则地为这部分人群提供加杠杆的业务。此外,次贷客群本身负债已经很重,如果我们再向其提供更多借款,这其实是一个不负责任的金融服务。
我们更希望定位的客群是市场上信息不完善、俗称“白户”的客户,这些客户本身具备承担能力也并未过度借贷。由于这部分用户在征信体系中并无太多数据,是传统金融机构无法做出判断而不能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的客群,在中原消费金融自身风控、数据挖掘能力提升后,可以用更多维度数据来挖掘、服务这部分原来无法享受服务的人群。
对于构筑护城河,我认为除了巨头互联网公司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具有特殊优势,目前消费金融市场中的主体,各家机构出发点相差无几,所有机构共享持牌所带来的资金成本优势,包括中原消费金融在内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可以享受银行股东为其带来的在信用市场的优势,以及与银行零售业务协同的优势。以我个人来看,发展至今,各家并未形成特别明显的护城河,目前可以讨论的是,面向未来各家如何搭建护城河。
在构筑壁垒上,中原消费金融以管理机制优化为核心,从自主获客、风控与精细化运营三大能力入手。
创新在于如何留下客户
《中国经营报》:此前中原消金曾提出构建“场景+生态”模式,在产品与模式方面有何创新?
周文龙:因为消费金融产品本身是基于消费结合借贷的业务,模式相对较为简单,我认为创新机会应该在流程与效率的提升优化和增加客户黏性方面。
对于如何留下客户、如何让客户融入消费金融公司的生态系建设圈中,我们进行了多种探索,一是尝试与银行合作,通过额度接通银行二类户,对接更多场景;二是与异业合作伙伴通过平台融合、产品融合去深入服务客户;三是在自己的APP上搭建场景体系建设,以信用生活、商城服务等构建生态。
《中国经营报》:互动玩法与年轻营销方式是业内对中原消费金融的印象之一,目前中原消金涵盖哪些场景?在获客营销上有何经验教训?
周文龙:其实从场景角度出发,消费金融场景可以用“衣、食、住、行、用”几个字全部概括,但我们不应该对场景的理解简单化、狭义化,“场景”应该有更多元广泛的理解,并不是只有受托支付才算是场景,可以说客户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获客场景。
那么如何发现和抓住客户?中原消费金融不断聚焦品牌建设,与上海大学联合打造了行业内首家品牌研究院——中国消费金融品牌研究院,制定行业标准。另外,我们还利用自身科技优势和移动互联网的力量,与网易平台、企鹅电竞、斗鱼等开启了“线上+线下”“跨界+合作”的品牌年轻化布局,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与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