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上海银行金融市场部兼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武俊:理财子公司难在风险隔离与公司化运作
访上海银行金融市场部兼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武俊:理财子公司难在风险隔离与公司化运作
郝亚娟、张荣旺
随着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开业,资产管理行业格局正在加速调整和改变。
“未来理财子公司将面临三方面机遇,一是理财子公司的运营模式更加灵活;二是银行理财可投资的范围更加广泛,未来将迎来更多的机构投资者;三是依托银行的品牌优势,理财子公司在渠道方面更加突出。”近日,上海银行金融市场部兼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武俊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不过,作为新生的独立法人主体,理财子公司必须要解决好风险隔离问题并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
在大资管时代,理财子公司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理财子公司如何实现风险隔离和市场化运作?去年以来,信用市场违约事件较多,银行理财资产配置如何应对?对于这些业内关注的问题,武俊有其独到见解。
理财子公司将服务母行战略
《中国经营报》: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陆续进场,理财子公司可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武俊:理财子公司作为“新生儿”,在大资管时代主要面临三方面机遇:一是理财子公司的运营模式更加灵活。理财子公司是独立运作的法人实体,其机制、决策链条跟之前的资管部门有很大不同,这有助于理财子公司进一步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二是在大资管背景下,银行理财可投资的范围更加广泛,未来将迎来更多的机构投资者。以前银行理财主要是面向个人投资者,机构客户投资银行理财受限较多。反观券商资管、基金公司的客户中,机构客户占了半壁江山。随着理财子公司的陆续成立,银行理财的客户结构也将更为丰富,机构客户占比会相应提升。
三是依托银行的品牌优势,理财子公司在渠道方面更加突出。理财子公司由银行作为控股股东发起设立,客户认可度较高。相比不少机构在资金募集端的困局,理财子公司可以充分发挥母行优势,缓解资金募集压力。
银行理财子公司面临的挑战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理财子公司成立后要解决风险隔离问题。以前银行理财是预期收益型,当资产端出现问题时,依靠母行来化解;理财子公司成立后,要实现新老划断、打破隐性刚兑,意味着理财子公司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风险把控能力和资产组织能力,这是当下对理财子公司最大的挑战。
其次,在实际运作中实现真正的市场化,即银行理财子公司要树立公司化经营理念,并建立公司化应有的相应机制,提高市场化投资运作能力、独立的风险把控能力及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如果这些理念、机制、能力没有形成,仅仅是从资管部门“平移”到理财子公司,这样的子公司还是没有竞争力。
最后,理财子公司初期主要还是通过母行渠道销售现有的产品。从长远来看,理财子公司应规划面向未来的产品体系,同时拓宽渠道,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国经营报》:理财子公司和银行资管部门在运营模式上有什么不同?
武俊:理财子公司不同于资管部门,两者是不同的法人主体。理财子公司的优势在于机制灵活;劣势在于理财子公司的相关能力,如控制风险的能力、组织资产的能力还有待完善和改进。
具体来看,理财子公司与资管部门最大的差别体现在资产端和销售端。从资产端来看,资产的组织和审批不同。以前,银行理财的资产特别是企业信用类的资产主要来自分支机构,由银行内部的贷审会审批。而成立理财子公司后,就要面对资产端如何与母行协同,如何独立组织资产,以及独立风险审批等问题。
从销售端来看,银行内设部门经营模式下,产品由行内渠道部门负责销售;而理财子公司成立后,将独立负责产品的销售。如何使得产品销售和资产组织协同顺畅,给新成立的理财子公司带来较大挑战。
《中国经营报》:截至目前,已有3家城商行的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请问贵行理财子公司筹备情况如何?贵行对理财子公司有哪些战略定位?
武俊:今年1月18日我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设立理财子公司的议案之后,即已启动相关工作。目前申报材料已经基本准备好,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中。
对我行而言,理财子公司将围绕全行“精品银行”战略来经营发展。我行将零售金融业务发展定位为“重中之重”,而财富管理是零售金融业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讲,理财子公司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将成为我行特色。
具体来讲,理财子公司将被赋予以下三种角色:一是财富管理的主角。理财子公司产品体系的构建、产品的供给与产品档期的安排都将紧密围绕全行战略,并符合全行财富管理业务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