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福林:金融科技提升普惠金融质效
熊福林:金融科技提升普惠金融质效
近日,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受到金融机构的广泛重视。但受困于传统服务模式和技术条件环境,普惠金融仍面临成本高、效率低、商业不可持续等全球共性难题。
2018年11月20日,中国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熊福林在中国经营报社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8(第十六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表示,要实现普惠金融,这就要依靠金融科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
“银行要在做金融科技方面的创新过程中,首先考虑风险问题,只有把风险防范好、管理好,才能够保障金融的稳定和安全。”在谈及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关系时,熊福林如是说。
“惠而不普”“普而不惠”依然存在
“所谓普惠,一个是普,一个是惠。普就是广大、众多,用的人多、受益的人多;惠就是很优惠、很实惠。既普又惠,的确很少,真正做到也很难。”熊福林在论坛上坦言。
普惠金融是联合国于2005年提出概念,旨在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
不过在熊福林看来,现在大家都在谈普惠金融,但有的是惠而不普,有的则是普而不惠。“我们银行提供的一些融资类金融服务,我个人觉得是惠而不普,很实惠,利率很便宜,但是不够普及。今后要依靠金融科技,从而达到既普又惠。”
普惠金融不只限于贷款业务,日常生活相关的金融服务也可以是广义的普惠金融。熊福林以生活中常见的水费、电费、天然气费、手机话费等生活费用的缴纳为例。他提到,现在老百姓可以通过微信钱包,借助里面的生活缴费栏目进行生活费用的缴纳。而这一便捷的缴费方式背后,其实是光大银行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微信生活缴费栏中,大部分缴费项目是接入光大银行的云缴费平台。光大银行有一个依托金融科技打造的生活服务平台-云缴费,今年的缴费项目将达到4000项,交易量将突破2000亿元,目前的使用人数达到数亿人,这应该是一项普惠的金融服务。”熊福林还在论坛中表示,如果银行同业及社会各界愿意利用自己的平台为客户提供缴费服务,光大银行愿意与大家合作,向大家输出云缴费业务,让更多居民享受便捷的生活缴费服务。
风控是金融科技创新前提
金融科技的应用不仅体现在普惠金融方面,有说法认为,在当下,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金融科技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融科技是万万不能的。近两年,就连村镇银行都在进行“+互联网”,探索金融科技转型。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利用“+互联网”打造银行特色?
熊福林认为,金融科技是一个热词,很多新的科技手段各家银行都在运用。“大家都用了,可能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但别人用了而你不用,比较劣势就十分明显。”熊福林认为,金融科技给银行带来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等方面。由于金融科技手段的运用,银行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效率都会大大提高;同时营销成本、获客成本、经营成本则会大大降低;此外,因为大数据技术及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对控制风险也有极大的帮助。
在谈及金融风险与金融创新关系时,熊福林首先表示,严格地说,金融风险并不能说是金融科技带来的。
“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使得金融风险更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复杂性和影响性等特点,但金融风险本质上依然是由金融本身引发的。不过,由于大数据及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等,还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熊福林提示道,在金融科技创新的同时,既要高度重视和控制风险,又要充分运用新的科技手段预防和管理风险。因此,银行要在做金融科技方面的创新过程中,首先考虑风险问题,只有把风险防范好、管理好,才能够保障金融的稳定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