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债券违约规模远超2017年 银行不良贷款承压

2021-08-07 11:38:06

 

来源:互联网

债券违约规模远超2017年 银行不良贷款承压

由于监管升级、金融去杠杆,产能过剩行业和高负债杠杆企业流动资金较紧,近期上市公司接连违约,信用风险在持续暴露。而企业兑付危机的爆发,往往伴随的是贷款逾期情况的出现。

5月11日,银保监会披露了2018年一季度商业银行的成绩单,整体银行业的不良有抬升的势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季度末上升0.003个百分点,是五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上升。

从2017年A股上市银行的年报数据来看,除部分银行外,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压力有所缓解,资产质量整体稳健。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企业的影子银行表外融资渠道受阻,民企的违约潮持续上演,而国有企业、地方债务平台仍有不小的债务压力,银行业资产质量仍然面临挑战。

跨市场交叉风险

受资管新规出台的影响,对接民企和地方平台公司的银行理财资金受到了限制,对企业的输血能力减弱。以贷款和债券发行为主要融资渠道的企业流动性遇阻,债务风险有所显现。

截至5月中旬,相继有十几只债券出现违约,债券违约规模已远超过2017年全年的水平。根据中信建投统计, 2017年仅有9只债券违约,合计违约规模为72亿元。

其中,一季度债券市场共有10只债券发生违约,累计违约金额45.51亿元;进入到4、5月,基本上每周都会出现一到两起企业的兑付危机。5月份,已有中安消、凯迪生态、盾安集团等多家相关企业接连爆发信用风险。

“金融去杠杆,企业融资渠道受到一定影响,非标、同业、委贷等业务受限,信用债方面因为违约风险暴露,较低评级债券发行后投资者投资意愿较低,部分企业流动性风险加大。”苏宁金融高级研究员赵卿表示。

“监管趋严后,一些企业通过非标对接的资金断裂,偿付能力有所下降,再加上前期债务杠杆较高,造成了近期的一些违约事件。”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熊启跃告诉记者。

此外,实体企业资金紧张,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客户和高负债杠杆企业的信用风险仍在持续暴露。而企业债券的违约,伴随的是贷款逾期情况的出现,或将影响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攀升。

近期发生债券违约的*ST中安,在近一年内已涉及两家银行的诉讼,金额共计约2.11亿元。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 4 月 30 日,*ST中安有息负债总量为 28.85 亿元,其中银行借款16.94亿元,占据有息负债的近六成。

以陷入“450亿债务危机”而备受关注的盾安控股集团为例,根据该公司《2018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的信息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该公司与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等几十家银行的地方分行有借贷合作关系,且贷款集中在浙江省,还款日期也多集中在2018年期间。

另外,随着当前银行对信贷的收紧,相对于大型央企和国企,民营企业不容易获得银行方面的信贷支持。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认为,截至目前,今年已发生债务违约的主体全部为民营企业,延续了2017年以来的趋势。2017年随着央行货币政策的持续偏紧,各行业融资成本都有明显上升,但国有企业仍然占据融资成本更低、融资条件更为宽松的优势,财务费用的涨幅也明显低于民营企业的涨幅。

厦门国际银行发展研究部任涛告诉记者:“实体经济去杠杆的本质是降低资产负债率,金融去杠杆的本质是消除资金空转,两者还是有差别的,金融去杠杆让资金回表内以更为直接的方式进入实体经济,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是用低成本的负债去取代实体经济高成本的负债。”

“短期内实体经济还会继续困难下去,以增量替换存量毕竟有一个过程。”任涛表示,“对实体经济是利好,当然该目的能够达到的前提是金融机构有资金去进入实体经济,所以降准等措施在当前就显得非常有必要,甚至是必然的趋势。”

难言不良拐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