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银行业联盟出重拳 力推移动支付管家“云闪付”APP

2021-08-07 11:24:57

 

来源:互联网

银行业联盟出重拳 力推移动支付管家“云闪付”APP

随着移动支付从商业领域到民生领域的全面渗透,移动支付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纵观今年“双12”期间,移动支付巨头们的比拼,因为一款重磅产品的出现,又开始新一轮的竞争。

以中国银联为代表的银行业作为移动支付中坚力量,协力同心、共建共享隆重推出主打便民利民的拳头产品——“云闪付”APP。同时,为策应“云闪付”APP的上线,银行业还联动全国近10万家商户门店,以打通线上及线下全方位的消费需求作为切口,推出“双12”营销活动,获得口碑和追捧,再次搅动移动支付格局。

在支付金融化的态势之下,综合性金融服务已然成为颇为重要的趋势。作为银行业联手打造的移动端统一入口,“云闪付”APP汇聚全面的移动支付功能与权益优惠,致力成为消费者省钱省心的移动支付管家,横扫百姓日常生活里的“疑难杂症”,释放衣食住行全方位民生福利,让持卡人在日常消费行为中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如是说,“银联始终秉持‘开放、合作、服务’的理念,坚持做‘不发卡、不收单、不与各方争利’的公共服务者,持续发挥开放式平台优势,为产业各方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综合支付服务解决方案。”

打造全新移动支付入口、布局民生服务领域、加速国际化布局,中国银联在移动支付创新的步伐日趋快速和稳健,作为后发之势,显然已在移动支付领域立稳脚跟。

“云闪付”APP主打便利利民

作为银联钱包的升级版,目前“云闪付”APP支持一次性绑定10张银行卡,提供借记卡余额查询、跨行交易动账通知、交易明细查询,以及包括信用卡申请、信用卡账单查询、信用卡还款在内的信用卡全流程服务。

消费者能够通过“云闪付”APP即刻绑定和管理各类银行账户,并使用各家银行的移动支付服务及优惠权益——从银联二维码扫码支付到各类手机Pay开通申请,从信用卡全流程服务到Ⅱ、Ⅲ类账户开户,从个人实时转账到各类场景消费支付,只要通过手机可以操作的支付功能都将陆续在“云闪付”APP内实现。

相比于市场上的同类APP,除了“信用卡还款全免费”这一强大亮点功能之外,还为用户提供以下诸多特色便民服务。比如支持全国300多个城市的水电煤、国税地税缴纳、交罚、物业、取暖、有线宽带等公共事业缴费业务。选择城市、缴费类型、缴费机构,填写户号或条形码,就能查询是否有账单需要缴费,再也不会担心错过缴费期了,还不收取任何手续费。同时提供境外161个国家/地区用卡攻略和营销信息,还有汇率查询、退税查询等功能,是持卡人境外的贴心小助手。

“支付是民生之需、金融之基,近年来我国支付市场发展迅速,为推动金融创新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银行从严格监管入手为支付产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发挥支付对实体经济和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在“云闪付”的发布现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产业各方要准确定位人民群众需求,助推全面提升移动支付便民服务水平和供给质量。在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同时,务必坚持安全底线,始终把客户权益保护放在首位,确保社会公众资金和信息安全。

“统一接口标准、统一用户标识、统一用户体验”,是“云闪付”作为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三个统一的原则背后,是中国银联与商业银行等产业各方的协力同心、共建共享精神。

事实上,统一与开放在“云闪付”身上更好地融合,凸显出中国银联的创新意识。作为统一入口,“云闪付”集中国银联及各大银行的支付工具、支付场景及特色服务于一体。从支付体验上来看,“云闪付”广泛覆盖了各类扫码支付、Pay类支付等移动终端产品及支付标记化(Token)、基于主机的卡模拟(HCE)等各种支付技术,旨在打造支付体验的多元化及个性化;从支付技术上来看,“云闪付”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合理布局到移动支付服务场景之中,进一步渗透新零售之下的支付场景,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同时,也为商户带来更多元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创新夯实移动支付

根据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在近日发布的《数字中国:提升经济全球竞争力》报告,市场体量庞大、数字化生态圈丰富、政府持开放态度等三方面主要因素成就了今天中国数字经济的繁荣。

该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移动支付市场,2016年移动支付交易额相当于美国的11倍。

自2013年7月率先推出“银联钱包”打造用户增值服务体系,后推出包括Apple Pay、Huawei Pay、Mi Pay等系列移动支付产品。2016年发布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开启扫码支付联网通用时代,再到2017年联合40余家银行推出银联二维码产品。以银联为代表的全银行业用不懈努力和创新,不断重塑金融生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