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三个创新” 发展普惠金融
推进“三个创新” 发展普惠金融
国家普惠金融规划实施一年多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积极成效。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临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对普惠金融进行再认识、再推进,对经济社会发展和银行转型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普惠金融是“补短板”的重要支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普惠金融服务对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这些群体的发展,靠财政支持不可持续,传统商业金融又因抵质押不足、信息不透明、成本高、风险大等无法完全覆盖。历史和经验都表明,普惠金融是补齐短板的必由之路。其次,普惠金融是“降成本”的有效途径。我国小微企业7000多万户,创造了50%以上的税收、60%的GDP和80%的城镇就业。但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小微企业发展的关键制约。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小微企业申贷成功率低于大企业,贷款成本是大企业的1.6倍。普惠金融能够为小微企业提供成本适中的金融服务。近两年,随着普惠金融战略的实施,小微企业平均贷款成本呈稳步下行态势。再次,普惠金融是银行差异化竞争的自然选择。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发展等因素叠加,加剧银行业竞争,过去趋同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面临挑战。各类银行纷纷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差异化战略的重要选项,一方面,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相继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另一方面,截至6月初已获准筹建的17家民营银行中有8家明确定位发展普惠金融。随着制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普惠金融很可能成为决定银行未来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包容性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普惠金融正日益受到各国重视,但总体仍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还面临不少制约。一是普惠金融模式难。不同于政策性金融和纯商业性金融,普惠金融要在社会公益性和商业盈利性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现有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小组贷款、美国限定在熟人圈的社区银行、印度依靠财政投入支撑的小额贷款模式等提供了有益借鉴,但因经济发展、信用状况、金融需求不同,我国还不能简单复制他国模式。而是要求金融机构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借鉴共享经济、互联网商业等现代商业模式,改革传统金融服务方式,丰富金融产品,降低服务成本。
二是普惠金融覆盖难。一方面,受制于成本较高,传统商业银行物理网点很难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这在客观上限制了金融服务的覆盖广度。数据表明,至2015年底,基础金融服务的行政村覆盖率95%,距离“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和“行政村一级实现更多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受制于知识、观念、习惯等,广大农民和低收入群体对线上金融的使用率还不高。截至2016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51.7%,农村网民增速却一直较慢、上网意愿较弱,影响了金融覆盖率。
三是普惠金融风控难。普惠金融客户往往存在财务状况欠佳、信用信息不完整、抵押担保不足、风险抵御和处置能力弱等特点,重抵押、重担保、重历史数据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难以有效控制风险。而且,普惠金融客户数量多、分布广、单笔额度小,传统风控技术成本相对较高,服务这些客户的成本收益不合理。这些都决定,商业银行的传统风控技术无法适用普惠金融客户,需要在风险识别、监测、处置等方面探索新的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风险控制技术。
中国民生银行作为我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与民营经济、小微企业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多年来持续推进“三个创新”,引领改革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