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中国银行助力实体经济全球化布局
创新驱动 中国银行助力实体经济全球化布局
随着“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列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九大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在经济转型、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期,如何创新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如何创新对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是摆在银行业金融机构面前的重要命题。
近年来,国有大型银行成为探寻创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先锋和主力军。近期陆续披露的年报数据中,银行业交出了各自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答卷。
其中,独具国际化优势的中国银行(以下简称“中行”)创新性地发挥集团化、多元化的特色优势,助力实体经济进行全球化布局。
3月31日中行公布该行2016年业绩显示,中行2016年实现税后利润1841亿元,同比增长2.58%。此外,中行紧跟国家战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实施“有扶有控”的差异化信贷政策。2016年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6812亿元,与上年大致相当。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配合国家重点战略实施,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240个,投放资金948亿元。
创新跨境撮合惠及中小企业
随着“一带一路”、企业“走出去”等国家战略的推进,近年来中行紧密配合国家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深耕海外这片“蓝海”,国际化业务发展取得新进展。
截至2016年末,中行海外机构资产总额达到7307亿美元,在集团资产中的占比达到26%。实现税前利润122亿美元,同比增长39%,贡献度达到36%。2016年,中行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积极为国内“走出去”企业在沿线国家的并购、投资提供信贷支持,截至目前累计新投放授信近600亿美元。目前,海外机构已覆盖51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是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2013年执掌帅印时提出的发展战略。而随着“走出去”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田国立认为,中行有责任也有能力推动“走出去”企业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田国立曾表示,目前中国上千万的中小企业不仅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做出了贡献,而且带动了城镇就业。田国立认为,中行应当重新回到银行本来的功能,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帮助。基于此,发挥全球网络优势,中行探索出一条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新路——利用中行海外业务优势,化身“红娘”,牵线搭桥,对接资源,推出“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以下简称“跨境撮合”)。
据了解,截至2016年底,中行已在全球举办28场跨境撮合洽谈会,吸引来自五大洲70多个国家30000余人、共计20000余家中外企业参加,开展10000余场一对一洽谈,行业涉及高端制造、环护、信息科技、教育、医疗、现代农业等众多领域,旨在帮助企业成功实现贸易、投资、技术引进等一系列商务合作,广受各国政商界的高度评价。例如,在秘鲁、菲律宾国家领导人访华期间,中行与秘、菲组织专场跨境撮合洽谈会,促进了中秘、中菲经贸合作。
同时,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中行还推出了信贷工厂服务模式。这项服务模式客户满意度连续7年高居90%以上,2016年满意度为97.5%。截至去年12月末,信贷工厂授信余额为2979亿元,授信客户4.73万户。
中行坚决落实银监会对小微贷款的“两个不低于”和“三个不低于”监管要求。尤其是2016年,中行实现了由原来的按季度和年度完成“三个不低于”向按月完成转变。截至2016年末,该行小微贷款12849亿元,较年初新增1392亿元,贷款增速为12.14%;小微贷款客户51.42万户,较年初新增29922户,申贷获得率为96.01%,较年初提高了0.08个百分点。
借力全球化优势构建国际化银行富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