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重组偷梁换柱 泛亚开讲新故事
借重组偷梁换柱 泛亚开讲新故事
即便投资者已经闹到云南省政府群访维权了,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以下简称“泛亚”)也没有说自己在重组。蹊跷的是,8月5日,泛亚却公告称,早在7月10日已与某知名企业签订了股权重组协议。
4年间,泛亚通过银行发售疑似违规理财产品“日金宝”及其旗下数百家代理机构自行揽客等方式,虹吸了400多亿元民间资本。且从今年4月份开始,投资者无法出金,进而在7月以来诱发了多起群访事件。
本期,《中国经营报》探源泛亚模式,详解泛亚事件的操盘手法和商业逻辑。
精心设计
“一开始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一位深谙泛亚模式的人士感叹道,一边承诺给出借方高息回报,一边以大大高于市价甚至自行交货等方式进行“貔貅式”收储,进而导致泛亚盘面价格是市价3~4倍,外加新的投资者资金断流,泛亚资金链由此断裂。
多位不具名人士表示,泛亚成立之初,国内的铟大约500吨左右,全部收储也不过几十亿元。单九良认为如果一旦收储成功,就能掌握定价权。
收储需要大量资金,泛亚开始借助央视等媒体大幅投入广告,以“战略储备、国际话语权、出入金自由、保本无风险”等为口号,大肆虹吸民间资本。
另一方面,还有大量投资者在银行推荐下购买“日金宝”时,甚至从未听闻泛亚,他们只是按照银行工作人员要求在格式化合约上签了字。
蹊跷的是,泛亚何以有资格同时在多家银行发售“日金宝”?采访中,多位银行、信托业人士表示,只有银监部门核准的金融机构,才有可能。显然,泛亚不具备这一资格。
“泛亚所谓的高收益,实质是变相高息吸储。”前述知情人士称,泛亚通过人为操纵形成虚高价格,以吸引交货商交货,同时,交货商必须在盘面留下20%的保证金并开出多单,以对应参与者手中的空单,空单每天提出交割,多单则不交割也不平仓,空单每天则有“日金”(延迟交割补偿金)入账,而日金的来源正是上述20%的保证金。
“实际上泛亚采用的是逆向定价,即就是给付投资者的利息加上泛亚的各种费用,然后再留给交货商一定的差价,最后得出泛亚铟价必须高于市场价30%以上。”该人士道出了泛亚铟的价格形成机制,“交货商的真实目的是交货赚取差价,扣除20%的保证金仍有利润,所以保证金根本就没打算要。”
“事实上,泛亚从未公开交货商名单。因为,单九良就在通过自己控制的公司向泛亚大肆交货,赚取巨额差价。”上述人士爆料称。
记者获悉,单九良的好友曾多次劝阻其收手,认为其模式面临巨大风险,迟早要“出事”。但泛亚巨量的“资金池”需要每天支付参与者的利息(延期交割补偿金),一旦停手将迅速崩盘。
偷梁换柱
8月5日,泛亚公告称:已于2015年7月10日与某知名企业签署了股权重组协议。
7月10日的重组事宜为何要拖至8月5日才公布,其所称的知名企业又是谁?此前,泛亚放风称正威集团将收购泛亚或重组。8月6日,记者致电正威集团某高层,其称,并未与泛亚洽谈任何合作事宜,有关跟泛亚的关系也是从网上看到的,董事长王文银从未在公司高层会议提及。
“现在看来,泛亚从一开始就采取‘欺骗’的手段圈钱,并且不断单方改变规则,陷投资者于不利。特别是资金链出现问题之后,泛亚一直采用的是拖延术。”有投资者质疑道。
如果依照泛亚的交易规则,参与者通过泛亚将款项出借给实体企业,并且有20%的保证金以及货物质押,理论上,提供资金的一方至少可以拿回这20%的保证金。
“目前来看,泛亚有挪用这笔巨款的嫌疑。”市场分析人士表示。
8月3日,“有关泛亚交易所供应链金融业务法律关系的说明”称,泛亚只是交易平台,提供中介服务,会员通过交易所平台进行交易结算,资金和货物属于委托方或受托方。
上述说明引发新的不满。“如果只是交易平台,为何泛亚又要求我们转到泛融?我们又为什么不知道交易对手是谁?”有参与者表示。
上述熟悉泛亚的人士透露:“现实操作中,交货商开票给泛亚,并且认为是向泛亚平台交货赚取差价,其跟提供资金者并不发生关系。所以,系统地看,泛亚就是在针对不同的对象讲述不同的故事,交货商不断从市场拿货流向泛亚,提供资金者的资金也流向泛亚的‘资金池’,两者的匹配由泛亚控制,后来参与者的资金支付之前参与者的利息,这难道不是庞氏骗局?”
“泛亚骗局横行云南,当地监管者难辞其咎。”上述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