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攀升银行贷款难放 企业借贷渐现“囚徒困境”?
不良攀升银行贷款难放 企业借贷渐现“囚徒困境”?
作为宁夏一家股份制银行的支行行长,老何为了给企业贷款差点“跑断腿”。
“往年三季度初的时候,银行的贷款投放比例占全年接近80%,而今年却只有50%,所有的压力都是支行扛着。”老何抱怨说,贷款放不出去就意味着考核不达标,到手的薪水也远不如前了。
“实际上企业都缺钱,但是银行有钱不敢放。即使是刚刚申请的一家当地龙头企业的贷款,也因为行业不景气没有批下来。”老何说,一边是贷款绩效的指标压力,一边是银行不放款,基层支行夹在中间很为难。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何的遭遇并非孤例。由于实体经济起色不明显,银行在今年放贷门槛和节奏上都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使企业和银行都在经历阵痛期。
杯弓蛇影
银行不良贷款的攀升和逾期贷款的暴涨令银行对实体企业的贷款也有了“阴影”。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认为,之前比较有代表的是中钢集团和中坤集团的贷款危机事件,让银行对很多大型企业贷款也变得谨慎了很多。在此之前,银行贷款倾向于“大而不倒”的企业,今年也有了比较大的改变。
“在给企业贷款时,如今比较注重的是企业的性质、资产规模、所属行业和项目情况四个方面,能够达标的企业并不多见,而银行也很难去发掘这些客户。”该股份制银行人士向记者透露。
据了解,企业的性质即看企业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大部分银行都更愿意向国有企业放款,至少在偿还贷款上也更有保障;资产规模是一家企业的实力标志,这也让银行的贷款安全性会更高;由于钢贸、房地产等等行业下行周期的企业形势不乐观,银行对限制性行业的贷款压缩得比较厉害;项目情况通常指的资金的投向或用途,这也是银行贷款偿还的根本保障。
“对于贷款企业来说,很难同时满足银行的四个标准。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很多企业项目的利润并不高,而且资金链都比较紧张,银行也担心情况恶化,所以审批时间都会拉长。”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
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一些实体企业在去年做过信托或者资管的融资,企业通常是通过银行贷款的借新还旧这种循环方式来维系资金链。但是,倘若银行收紧了贷款或拉长贷款放款时间,这将直接导致信托或者资管类融资产品到期无法兑付。
记者了解到,银行如今对于企业上述借新还旧的模式比较敏感,也不愿意放出的贷款是“接盘”企业债务,所以对于资金用途的把关格外严格。企业作为应对的方式,也仅仅只能通过“补充流动资金”等等贷款理由来避谈企业债务压力。
“政策上,国家是期望银行贷款都能落脚到实体经济上,但是这项政策的背后也就意味着银行资金很难真正地进入到一些实体行业中去,这与经济大环境的关系很大。”一家国有大行分析人士表示。他认为,很多实体企业都存在资金链紧张和利润下降的情况,而这种下降趋势也让银行不愿意冒风险放贷。“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一家石化企业在扩大规模生产,扩大之后的产量将扩大一倍,也对未来经营有重大意义。但是就目前情况看,石油的价格低迷,企业利润偏低,银行对短期风险可能更关心,也就会减少企业的放款额度。”
“国内的银行同质化非常严重,资金的投向也比较类似。如今大的建设工程项目是各家银行的重点,而不少生产型实体企业则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上述国有银行分析人士表示。
比较有意思的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企业对于融资贷款的分化在不断加剧。部分资产情况优质的企业贷款需求在下降,这一类企业在行业下行周期选择了产业收缩的策略,也不再盲目地扩大生产,甚至不接受银行的贷款,而是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则是在加大融资,期望撑过最困难的时期,等待行业的回暖。
恶性循环
自去年起,银行抽贷和断贷情况频频发生,而这也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