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金公司如何还本付息?
证金公司如何还本付息?
【中国经营网注】在本轮“股市保卫战”中,担当重任的证金公司一直是各界关注的对象。而随着证金公司在二级市场上的频频动作,其如何在未来形成用于偿还目前高额融资的现金流也成为了市场关心的话题。文章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本轮救市大行动中,担负着稳定资本市场任务的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证金公司),似乎已悄然从介于监管与市场定位间的信用交易供应商,蜕变为融资规模已突破万亿级“操盘巨人”。
截至7月13日,证金公司已从商业银行体系处获得的同业授信规模已不少于1.28万亿元;此外,证金公司还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了规模达800亿元规模的短期融资券。
而在巨量融资规模的背后,用于证金公司利息偿还的现金流来源如何保证,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证金公司在2013-2014年期间,存在平均每年不少于10亿元的净利润,但这一盈利结果是建立在现金流较为稳定的转融通业务基础上形成的。
而在稳定市场政策仍在持续的当下,证金公司在二级市场上大举加码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投资,而该类市场操作能否在未来形成用于偿还融资的现金流,亦存在不确定。
证金赚了多少钱?
作为眼下资本市场中最大的维稳力量源,证金公司在获得万亿级融资的背后,其近两年的业务与经营状况或正被市场所关注。
若从证金公司近两年的财务状况来看,在A股信用交易机制的不断成熟下,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了较为可观的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证金公司总资产为883.42亿元,其中负债总额约为680.37亿元;被确认的营业收入为13.14亿元,净利润则为7.70亿元。
而在此后的2014年,证金公司在资产负债表得到扩张的同时,经营业绩也出现了成倍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证金公司资产总额突破了千亿规模,达1266.12亿元,负债总额为963.23亿元,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则分别达31.32亿元和21.81亿元,分别较此前一年增长138.36%和183.25%。
事实上,证金公司在2014年“业绩爆发”的原因可能包括并不限于三个。
其一是缘于2013年底,证金公司股东方对其的增资。
2013年第四季度,证金公司的七大股东——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郑商所、大商所、上期所及中登公司对证金公司完成了第二次增资,彼时的实缴额合计约为79亿元。
七家股东中,上交所、深交所、郑商所和中登公司分别有10亿元、10亿元、5亿元和16亿元尚未发生实缴,而这认缴的41亿元缺口则在2014年5月末完成了补缴,而从2013年底到2014年中的120亿元的“补血”,无疑为证金公司业务开展提供了弹药。
其二则来自于转融通市场规模的扩张。Wind数据显示,2012年底转融资的规模尚不足百亿元,截至2013年底,转融资规模增长接近6倍,达574.71亿元,随着次年牛市行情的启动,该规模更是在2014年底达到了1037.09亿元;而在转融券方面,其在2014年的余额也达到107.52亿元,同比增长49.1倍。
“转融资和转融券还是有比较大的市场空间的。”北京国资旗下一家大型券商营业部负责人坦言。“特别是转融券,无论牛市还是熊市,融券的需求都很难被满足。”
事实上,在今年信用交易如火如荼的上半年时间,转融资与转融券的增长也并不平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转融资与转融券的余额分别为1093.80亿元和186.87亿元,较去年底分别增长5.48%和73.80%。
证金公司业绩爆发的第三个原因,则来自其非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数据显示,在证金公司2014年实现的规模为31.32亿元的收入中,主营业务收入约为18.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