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场外配资利益链:砍头息循环借贷横行
揭场外配资利益链:砍头息循环借贷横行
【中国经营网注】在此前一轮牛市行情下,股票配资行业促使各种市场主体趋之若鹜。然而,在这种热忱背后,配资业务的盈利机制、利益分配等问题,仍然给市场留下了不少疑问。文章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伴随着市场的牛熊转换,A股的场外配资业务既是牛熊市转换的加速器,也成为这一过程中的“掘利者”。
然而配资行业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财富效应,才促使市场中的各个主体趋之若鹜,而在具体的操作环节,配资业的盈利机制是如何运转,利益分配怎样决定,各类机构如何参与,或许仍是留给市场的一个疑问。
资金掮客配资公司的生意经
2015年上半年,在A股迅速上涨情绪不断蔓延的同时,股票配资行业成为了一个无风险套利的绝佳地带。
而具体到操作层面,搭建一家配资公司,需要解决的要素主要由四部分构成:资金、客户、通道和软件。
据广东一家配资公司负责人介绍,在配资行业的资金层面,除部分P2P或私募类配资公司外,大部分配资公司的资金来源均为通过结构化信托获得来自银行、且成本较低优先级资金。
其中,配资公司从中扮演的角色,则是利用软件系统的二级分仓功能将银行资金配资给客户,从而赚取利息收入。
“配资公司利差收入是很高的,如果从银行获得9%的年资金成本,可能配出去的月息至少要达到1.2%-1.4%,算下来年息是14.4%-16.8%,更高的还有年化利率超过20%的。”前述配资公司负责人介绍称,“因为两头都有杠杆,所以配资公司可以用较少的资金撬动很大的规模。”
事实上,由于从银行渠道“融入”和配资公司“融出”的资金杠杆并不对称,这亦带给配资公司较大的套利空间。
举例而言,配资公司A以1000万资金从银行处获得了按照1∶3杠杆确认的3000万元资金,年化利息成本为8.6%,设立一只4000万的配资信托产品。
而在配资公司层面,以1∶4的分仓杠杆计算,其向配资客户回收800万元的保证金后,其实际投入资金仅为200万元,而后还可将3200万资金用于配资投放。
若按照年化12%的配资价格保守估算,3200万元的计息资金一年可获得利息收入384万元,这意味着配资公司的实际回报为:3200万元×12%-3000万元×8.6%=126万元;而其实际回报率则高达63%(126万元/200万元)。
“看上去配资公司投入的是1000万元,但实际上(配资)客户的保证金和配资信托是两个账户,配资后,客户会将保证金直接回款到配资公司那里,这笔钱其实就被解放了,然后还能继续做配资”,前述配资公司负责人透露,“这里有个资金过桥的问题,也就是说配资公司实际投入到信托计划里的钱并没有劣后那么多。”
事实上,多数配资公司的年化利率均高于12%,且分仓杠杆也高于1∶4,最高可达1∶5,以配资公司象泰集团为例,其网页所展示的月息经计算约为1.4%,其年化利率即达16.8%;无独有偶,互联网配资平台PPmoney的月费率更达到1.5%,换算后的年化利率高达18%。
此外,为确保收入到账,多数配资公司对配资利息与账户管理费的收缴方式为“砍头息”(利息预收),并推广期限标准化的配资产品,进而保证其利息的优先入账,而配资使用时间未能满额的投资者,配资公司往往也不会将前期利息、费用退还。
“许多配资中介的常用方法是期限标准化,1个月、3个月、6个月,无论你是提前退出不玩了,还是中途被平仓,这笔利息都已经被配资公司赚走了,是不退的。”前述配资公司负责人透露。
此外,部分配资公司还存在与券商签订支付“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交易佣金的开户协议等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而配资公司或其员工再从券商营业部的返点中获取“好处费”,而这也成为潜规则。
“有配资公司和券商营业部签协议,支付高额佣金,有的高达2‰,然后券商再来给配资公司返点,但这笔成本最终还是要转嫁给客户的”,上海一家开展配资业务的私募基金合伙人表示。
事实上,前述利益输送现象的存在还可能衍生另一个问题,即券商为保住高额佣金收入,不愿配合监管层对配资账户情况的摸底与清理。
而在高息配资的财富效应推动下,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部分业务开展较早的配资公司亦成为此轮牛市下的掘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