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标银公众股权收购落定 工行交易业务全球化加分

2021-08-07 07:45:29

 

来源:互联网

标银公众股权收购落定 工行交易业务全球化加分

2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行”)就收购标准银行公众有限公司(“标银公众”)60%股权与南非标准银行集团有限公司(“标准银行”)完成交割程序。收购完成后的新公司将成为一家专注于全球交易业务的银行,为全球客户提供商品、外汇、利率、信用、股权等交易服务。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费国,作为大宗商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众多中资企业对套期保值等商品业务金融需求日渐升温。但长期以来中资银行的商品交易服务、衍生品交易业务等还弱于外资银行。面对中国庞大的商品交易需求,中资银行如何提升大宗商品交易服务能力仍是一个挑战和考验。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工行借助标银公众的平台开展交易业务,也是该行布局全球化金融集团的一步。一方面,标银公众成熟的行业经验和资质优势可以成为工行在境外交易类业务条线的有力补充,快速提升工行在交易领域的能力,增强在国际交易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巩固工行在伦敦和非洲的市场,有利于该行全球化战略发展。

强化交易类业务条线

2月2日,工行发表公告,宣布该行已于2月1日完成收购标银公众60%股权。此次收购是中资银行首次通过并购国际银行实现交易业务的全球化。

标银公众是标准银行通过子公司标准银行伦敦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银行机构。收购完成后,新公司将通过其在伦敦、纽约、新加坡、迪拜、东京、香港和上海的分支机构,为全球客户提供商品、外汇、利率、信用、股权等交易服务,专注于全球交易业务。

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商品等基础生产资料的需求快速增加。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商品消费国,2012年中国商品总消费量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20%。

Wood Mackenzie咨询公司研究报告称,2017年中国的基本金属需求将超过全球的一半;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也预测,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贸易国。工行认为,对商品的需求必然带来大量与实物交易相关的套期保值等金融交易需求。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在这种大环境下,众多中国企业成为大宗商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活跃参与者,随着中国利率、汇率市场化和资本市场的日益开放,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大量商品交易和货币及资本市场交易需求喷薄而出。他认为,此次收购是工行主动适应客户需求升级的重要举措。

“在交易类业务方面,中资银行与国际上顶级的银行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告诉记者:“原来中资银行的交易类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但随着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交易类业务将会迅速扩大,中资行面临的对手不仅在国内,还有国际上众多有着丰富业务经验的外资银行。为了在国际交易市场中站稳脚跟,中资行积极参与交易业务、提升在国际交易领域的服务能力是有必要的。”

“利率市场化给银行中间业务提供了发展平台。”工行相关人士指出,未来商业银行将会突破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角色,采取综合式经营,从事交易类、投资银行、融资租赁等中间业务,来弥补逐渐缩减的息差。这将是各家银行的发展趋势,这类业务将成为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推动工行全球化战略

某外资银行人士表示,目前在国际交易市场,中资商业银行在交易业务方面还不具备国际商品交易资质和能力。以大宗商品交易为例,很多中国的商品需求企业仍通过外资银行进行国内、国际市场的商品实物和衍生品交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