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郎“脱欧”引发港元“脱美”风波
瑞郎“脱欧”引发港元“脱美”风波
1月15日,瑞士央行突然宣布取消实行3年多的1.2瑞士法郎(以下简称“瑞郎”)兑1欧元的汇率上限,瑞郎汇率第二天随即跳涨30%,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纷纷卖出新兴市场货币避险,造成包括人民币在内的货币贬值,美股则连跌5日。
不过,同为新兴市场货币,港元却引发大幅买入,致使周五(1月16日)逼近7.75强方兑换保证线。只是当天收市时已经回落到7.752,没有使香港特区政策被动购买美元释放港元。而1月19日港汇再度无限接近7.75。
原来,同为微小经济体,与瑞郎与欧元挂钩一样,港元一直与美元挂钩,使汇率保持在1美元兑7.75至7.85港元之间。瑞士央行的举动,使市场预期港元也可能步瑞郎后尘取消联席汇率制,避险和套利资金纷纷买入港元以赌港元会大幅升值。
目前这一事件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及金管局均出面表态,香港不会取消联席汇率制,但港元会继续强势一段时间是大概率事件。从以往几次港元强势时段的经验看,都伴随着股市的大幅上涨。市场在观察此轮强势,是否会继续这一定律呢?
真实版“货币战争”
此轮汇市震荡的根源在于欧元持续走软。
身处欧洲的瑞士以中立和经济富足而著称,其法定货币瑞郎也一向是欧洲资金过去几年的最佳避风港。因为市场对瑞郎的需求持续增加,致使其不断升值,严重削弱了瑞士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尤其以经济龙头钟表业受到的冲击最大。但瑞士经济规模有限,外汇储备无法满足持续升值带来的压力。于是2011年,瑞士被迫站在了货币战争的前线,实行瑞郎与欧元挂钩制度,以避免瑞郎过分升值,保护本国经济。
但近两年来,欧洲央行为捍卫欧元地位不断放水,尤其是目前的欧元距离去年高位时已经下跌17%。在瑞士央行已经不堪重负时,市场预期1月22日欧洲央行会议会推出欧洲版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元再度走软已成定局。虽然1月中旬瑞士央行总裁Thomas Jordan还向市场承诺,一定维持汇率上限不变,但转眼就宣布取消上限,同时调低负利率水平以对冲遏制升值,令资本市场大呼意外。
不过,香港《经济日报》评论认为,瑞郎“脱欧”其实再合理不过。当时设定汇率上限的政策虽然成功令瑞郎币值保持稳定,但却令瑞士央行资产负债表不断膨胀,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瑞郎与欧元挂钩前,瑞士央行外汇储备规模为2673亿瑞郎,而目前已经倍增至接近5052亿瑞郎,相当于GDP(国内生产总值)的8成,这其中欧元占据最大份额。眼看欧洲央行全面量宽在即,瑞士不可能无限买入持续贬值的欧元,于是长痛不如短痛,全无预警地做了切割。只是如此一来,瑞士央行出尔反尔也令其信用全无,面临信用“破产”。
而取消上限后,瑞士也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瑞郎的大幅升值令进口物价下跌,通缩压力更大,而出口商却要面临本币升值带来的竞争压力。据报道,目前正是瑞士滑雪旺季,但突然的涨价令不少酒店出现退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