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争议财政赤字货币化背后:如何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更好配合

2020-05-23 08:40:00

 

来源:互联网

争议财政赤字货币化背后:如何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更好配合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随着疫情的全球蔓延,各国分别实施了较大规模的财政支出计划予以纾困,对我国而言,在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国务院相关部门先后推出减免企业税费、租金和发行防疫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现经济的复苏。

但经历2019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后,上述政策的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财政政策应该如何更加积极有效,成为关注热点。

两会期间,围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各自功能,市场各方展开了热烈讨论,特别是对特别国债发行后,谁来买单的共识存在一定的争议。

作为国务院行政部门,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分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执行机构,在促进经济增长目标上,两者高度一致。但作为两项政策的主要参与方,财政部门和货币部门却不可避免带有从自身出发思考的色彩。

经济重启阶段,如何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中国经济的复苏至关重要。

财政政策:不走强刺激老路

在一季度GDP增幅出现负增长后,提高财政赤字率成为政策基本共识。5月14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文章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包括增加赤字规模,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以及通过落实减税降费,对冲企业经营困难。

在扩大政府投资方面,刘昆指出要通过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多种渠道,增加政府投资,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

经济重启阶段,相比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空间,增加赤字规模成为财政“工具箱”中用来调整政策预期的有效举措。但需要明确的是,财政赤字增加后,弥补赤字的途径是发行国债。

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地方债发行规模已经达到21226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已发行12743亿元,完成提前下达额度的55.6%。按照已经提前下达的地方债规模推算,今年新增地方债总规模或达4.5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规模或达3.75万亿元,其规模远超去年。

令人担忧的是,随着财政收支口径差的不断增大,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也在不断“透支”。

财政部发布的财政收支情况中,1~4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133亿元,同比下降14.5%。同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73596亿元,同比下降2.7%。

一位地方财政系统人士表示,当前经济正在经历从停工停产到逐渐恢复的阶段,虽然市场对二季度的预期较好,但市场真正的恢复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尤其是在一些地方财政吃紧的省份,很多专项债并没有对应的项目,主要是市场上优质项目太少了,如此一来,专项债撬动基建投资的作用也会减弱。”

在这种背景下,中央对财政政策的基调定位是灵活有效,但强调不走强刺激的老路。要缓解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债券谁来买单的问题由此产生。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则提出“财政赤字货币化”观点,其核心是希望央行可以直接给国债发行提供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融资,以增强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

市场随即出现和这一观点不同的声音。

央行国际司课题组认为,货币政策财政化和现代货币理论都是穷尽所有政策选项后的无奈之举,动用它们有严格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在其他货币和财政工具无法使用或无效时,才可以考虑此类政策。

对于当前是否已经到了最极端的时期,多位财税人士认为,可能还需要市场的持续观察。

传统上3%的赤字率和60%的债务率,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17年赤字率超过3%的国家占比接近40%(44/112),债务率超过60%的国家占比大致是33%(37/112)。

基于这样的判断,对当前中国经济来说,如果增加赤字有助于加快经济增长,也就是积极财政带来的名义经济增速实现预期目标,在理论上,是有可能对冲赤字增加带来的债务风险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