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物资暂停市场采购方式出口 上游业务断崖式下跌
防疫物资暂停市场采购方式出口 上游业务断崖式下跌
本报记者 裴昱 北京报道
“做口罩设备的业务断崖式下跌,原来一台设备两万多元都有人抢,现在一台四五千元也卖不动。”浙江义乌一位贸易商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感叹道。
让原本火爆的口罩生意骤然停滞的,是近期全国暂停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防疫物资。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以来,口罩等防疫物资需求量大,滋生出防疫物资生产、买卖的灰色链条。随着不合格产品的曝光,官方对防疫物资的质量监管一再收紧。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主要在义乌等小商品批发市场中试点,相较于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它更为便利,允许个人收结汇,免征增值税。
“由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更灵活,品类多、来源杂,质量往往无法把控。” 多位受访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暂停市场采购出口,是为了规范防疫物资质量和出口秩序,并不影响一般贸易的防疫物资出口。”
暂停市场采购方式出口
出口防疫物资质量监管再度收紧。
近期,义乌市商务局发布《关于暂停市场采购出口特定防疫物资的通告》指出,自5月10日起,暂停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等医用物资和非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简称“5+1类防疫物资”)。
与此同时,自5月1日起,对伪报、瞒报出口上述物资的,将从严处罚。
“如果违规,行业信用将扣至0分,我们的摊位就要被收回了。”义乌一家商户老板告诉本报记者,据他透露,购买一个摊位的价格大概在200万~300万元。
严监管的背后是迅速扩张的防疫物资生产、出口遇到的质量问题。
疫情暴发以来,口罩等防疫物资紧缺,各地出现了抢购防疫物资,甚至是“一罩难求”的现象。以小商品批发闻名于世的义乌,依靠其完善的生产、贸易、进出口链条,在口罩等防疫物资的生产出口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对不少国外消费者来说,不管是哪里生产的,什么品质,只要能买到需要的防疫物资就行,老外也会图便宜,买到的防疫物资质量参差不齐。”义乌多位贸易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据义乌市商务局统计,截至4月30日,义乌防疫物资已实现市场采购空运货物出口6.51亿元,出口额达到2019年全年总数的149%。
商务部数据也显示,3月1日~5月6日,中国通过市场化采购方式,已经向19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防疫物资。
“现在做口罩的工厂,很多都是半路出家,没什么专业的人对接外贸生意,通过做市场采购贸易的人,联系海外订单,口罩有了海外销路。”义乌一家商贸公司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产品良莠不齐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为这些半路出家的工厂提供了便捷的出口路径。
所谓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一种贸易方式的创新,指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经国家商务主管等部门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内采购的、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含15万)美元以下、并在采购地办理出口商品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
与一般贸易相比,市场采购免收增值税,非常适合能够提供商品但无法提供发票的广大中小商户和生产企业使用,报关出口可采取拼箱组柜的方式,适宜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采购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