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实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应从四方面着力
蔡昉:实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应从四方面着力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备受业界关注。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虽然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提及2020年GDP增速目标,但该会议指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强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如何看待此次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这次肺炎疫情是否会影响今年全年的发展目标?如何保今年全年发展的目标?就此,《中国经营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
《中国经营报》:请你对2020年的经济走势进行一下预判,你认为2020年中国经济将呈现何种走势?
蔡昉:经济增长速度的合理区间,就是指实际GDP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相符。后者从理论上来说,是由生产要素供给和配置水平决定的;具体地观察两者是否相符的方法,则要看就业是否充分:符合潜在增长率的实际增长率可以总体实现充分就业。近年来,我国实际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是相符合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左右,都保持在稳定的低位水平,说明增长速度的确处于合理区间。
同时也要看到,在更高的发展阶段上,生产要素投入型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传统增长动能弱化,这就从供给侧决定了潜在增长率长期处于逐渐下行的趋势。201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越来越接近于高收入国家的收入门槛,增长速度下行是不可避免的。与此同时,全球贸易低迷,中美贸易战仍有诸多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也从需求侧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
2019年我国实现了6.1%的增长速度,实际上比我们以前估算的潜在增长率还略高。考虑到各种因素,特别是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冲击性因素,2020年GDP增长率不可避免会低于去年。鉴于往年第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占全年近四分之一,疫情的影响会不利于相关年度任务的完成,进而降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中国经营报》:近几天,业界热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你怎么看待此次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蔡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影响是显著的。首先是对居民消费的冲击。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的构成是: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方面的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四分之一,其他类别消费也有较大部分在外出活动中发生。疫情防控造成住宿、餐饮、旅游、娱乐、客运等消费大幅度减少。其次是对就业的冲击。由于农民工延期返城、企业开工不足、新成长经营主体减少等,导致新增就业明显减少而增加失业现象。最后是对中小微企业的冲击。中小微企业职工到岗率低、订单形式不规范、承受厂房设备租金、原材料成本、工资支付和社保缴费的能力弱,所以首当其冲。
但是,由于疫情不会削弱我国潜在增长能力,因此这些影响都不是长期的。我们要争取的是把不利影响局限在一季度,尽可能不传递到二季度,避免造成全年期影响。当务之急是破解当前防控疫情扩散举措与劳动力流动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生产要素流动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核心,另一方面,疫情防控的关键在于控制病毒传播有效性,我们希望疫情尽快到达拐点,尽可能减少生命损失,限制人员流动是必须之举;我们也希望尽可能减少经济和民生损失,就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有效、安全地促进劳动力到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