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房企转型提速 创新发展成突破短板“关键”
大湾区房企转型提速 创新发展成突破短板“关键”
郑炳巽 陈靖斌
“企业应该是大湾区建设的主体,我们要把这个主体做大做强,特别是在创新方面要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是决定大湾区发展的关键。现在应培育更多的科技创新主体去参与国际竞争,产业分工,使得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这是大湾区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提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关键所在时,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向记者如是表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推动下,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逐步摸索产业延伸、转型的发展脉络,而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生态、生活以及生产等多个方面更将迎来创新与蜕变。
提前布局抢占先机
“基本上百强的房企,近年来在大湾区布局的动作频频,对这里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因为这里是未来楼市增量市场主要集中的区域。”近日,在谈及粤港澳大湾区对房企的吸引力时,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宇嘉如此对记者说道。
年初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公布,让粤港澳大湾区9城2区成为关注焦点。《规划》指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也正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吸引了众多企业来此布局“淘金”,其中有不少品牌房企的身影。
“就万科而言,任何有助于提升大湾区经济活力、生活环境的尝试,我们都会以恰当的方式积极参与,融入大湾区建设,谋划高质量发展,为大湾区发展做出贡献。”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000002.SZ,下称“万科”)方面近日向记者表示,目前其已经进入了珠三角包括深圳、广州、东莞、佛山、惠州、中山、珠海在内的7个城市,香港的项目也已于2018年上市并热销。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2007.HK,下称“碧桂园”)在这方面亦在加码。“截至2019年6月底,集团位于大湾区内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3467亿元,可售建筑面积约2457万平方米,潜在的权益可售资源达5519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8986亿元。”相关负责人透露。
记者了解到,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圳,碧桂园已获取权益可售资源达225亿元,潜在权益可售资源达1961亿元。2019年上半年,碧桂园国内权益合同销售前10位的城市中,有一半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包括佛山、广州、惠州、清远和东莞。
“土地储备充裕,整体分布均衡,意味着公司发展后劲充足,业绩增长有强力支撑。”碧桂园方面向记者表示。
除了两大头部企业之外,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377.HK,下称“远洋集团”)方面则透露,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的土储将近五分之一。相比之下,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下称“新世界中国”)将更多的重心押注在这里,截至2018年12月31日,新世界中国在内地持有不包括车库的土地储备总楼面面积约570万平方米,49%位于大湾区,住宅占300万平方米。
雅居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383.HK,下称“雅居乐”)亦在深耕粤港澳大湾区,截至目前,雅居乐在大湾区打造超70个项目。除了传统住宅外,雅居乐还在城市更新、产城等领域继续发展,打造了如迪茵湖小镇等项目。雅居乐方面表示,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环境下,雅居乐把握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机遇,持续推进“以地产为主,多元业务并行”的营运模式。
如果说,粤港澳大湾区将为落地此处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那么率先进行布局的房企,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背靠大湾区谋变革
《规划》指出,要充分发挥粤港澳科技和产业优势,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开放互通、布局合理的区域创新体系。
“我们农业公司和机器人公司的框架已经搭起来了,发展的思路也有了,接下来期待它们的精彩表演。未来我们是三个重点:地产、农业、机器人。”碧桂园董事长杨国强曾如此对外表示。
事实上,不止碧桂园,近年来已有不少房企陆续加入了转型发展的队伍当中。而《规划》已经明确对各个城市的战略定位进行划分,可以发现,涉及的行业是多元化的。
根据《规划》,香港主要产业为金融服务业、旅游业、贸易物流;澳门主要产业为博彩业、旅游业、建筑业、地产业;深圳主要产业为通信设备制造、电子信息;广州主要产业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海洋产业。剩余7城的主要产业包括航空、电力、家具建材、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