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及时启动创新引领新发展的改革
应及时启动创新引领新发展的改革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广一批促进创新的改革举措,将新一批23项改革举措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主要包括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开拓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推动国有科研设备以市场化方式运营实现共享等方面,以更大力度激励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同时,会议通过了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加大侵犯知识产权打击力度。事实上,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曾发文,在京津冀、上海、广东等8个区域对促进创新的改革举措开展了先行先试,并且第一批13项改革举措已推向全国。
之所以要如此大规模鼓励创新,还得从我国经济发展历程说起。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土地、人力等各类要素成本较低,依靠要素投入和技术模仿,配合加入WTO浪潮推动,我国经济实现了十余年的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培养了大批产业工人和工程师。如今,我国经济已经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已不再那么便宜,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这些成本不及我国的一半,加之美国主导的反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再想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和技术模仿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已无可能,或者说经济后发优势正一点一滴地远去。
不仅如此,2009年以来为维持经济的增长,我国累计启动了三轮加杠杆措施,政府、企业和居民均完成了一次加杠杆,到2017年我国非金融部门总杠杆率已达250%,再想依靠增加举债的方式刺激经济同样无可能。因而,鼓励创新发展,依靠创新引领改革就成为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当然,上述道理讲来虽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却非常难,原因不仅在于各行业细分领域人才的培养、技术的积累均需要大量的时间、资金和实践,更在于需建立起鼓励创新、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
具体而言,鼓励创新最首要和重要的是需摒弃过去十年国人通过投资房地产就能轻松赚快钱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存在会极大地挫伤实业家的积极性,并使全社会的资源过度集中于房地产行业,催生虚拟经济泡沫,房价的不断上涨更会逐步提升全社会的交易成本,不利于经济的转型发展。
从我国过去十年富豪排行榜就可看出,前一百名富豪中以房地产为主业的老板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其中房地产老板4次成为首富。反观美国,近年来首富基本都集中于科技领域。2017年起,我国推行了严格的楼市“五限”调控措施,广义货币增速也从以往两位数增长降低至个位数,当前全国楼市上涨趋势已被遏制,未来只有严格保持调控力度、有效控制货币增速、坚决抑制楼市投机并适时增加房地产持有环节税收才能让全社会要素从房地产领域逐步撤出,创新驱动发展才有实现的可能。
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另一大难点在于融资模式的改革。我国现有融资模式仍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体规模不足两成。间接融资的主要特点在于商业银行需要企业提供足够的抵押物后才可授信,创新性企业普遍存在抵押物不足的特点,而商业银行也不具备判断一项技术、发明或创新性企业是否有成长性的能力。纵观全球多家科技型企业巨头如苹果、亚马逊、微软等的成长历程,可以发现其成长过程中的融资多是依靠股权融资而非银行贷款,因而鼓励创新发展必须要构建起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资本市场至今仍采用的审核制不利于科技型初创企业融资,大量企业在满足上市所要求的盈利性指标后才能上市,而此时基本这些企业已经过了行业景气区间。同时,退市难更是不利于有效保护投资者,新三板经过几年发展却因流动性不足而踟蹰不前,如何通过资本市场鼓励创新企业融资成为了近年来资本市场发展的一道难题。按照改革开放近年来所积累的经验,以增量解决存量问题从来都是一项好办法,近期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便可以认为是以增量解决存量问题的又一好办法。最新消息显示,各地已着手筛选优质企业进入科创板后备库,预计明年上半年科创板将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未来如能发展壮大,并建立严格的退市和违规处罚制度,无疑对创新企业直接融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解决当前资本市场问题也有好的借鉴作用。
制约创新驱动发展还有一个难点集中于如何发挥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在推动创新上的作用。以国家财政资金支持某项技术攻关只能在航天航空等少数领域实行,而无法在各行业推行。一方面原因是国家财政资金有限,另一方面原因则是远离市场、技术能否被市场所接受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一旦财政资金所投方向选错可能造成较大财政损失。国际上较为成功的做法是国家财政资金重点支持通用性技术研发,真正市场化的专用技术研发则交由企业执行,美国平均上市公司研发费用高达2亿美元,而我国仅为1亿元人民币,相差10倍多。这就涉及未来国家整个研发体制机构的重大改革,哪些应该面向市场、取消事业单位拨款,哪些领域应该重点支持技术攻关是未来急需解决的问题。
综上,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不仅需要摒弃过去十年投资楼市赚快钱的模式,更需要建立起鼓励创新、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近两年国家相关政策已释放出明确信号,我国经济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未来支持创新发展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