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平:最根本性的改革是要持续推进市场化
黄益平:最根本性的改革是要持续推进市场化
关于过去40年中国经济改革成功,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太一样,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简单地说,就是“改革”“开放”。“改革”是指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是指我们从过去封闭的一个小国经济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当中参与国际竞争。
当然很多国家都在转型,有的国家不成功,中国和亚洲的一些国家比较成功,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从策略上来说,我们走的是一种“渐进式改革”或者“双轨制改革”,“渐进式改革”跟前苏联、东欧的休克疗法不一样,不是今天的旧体制打掉了,明天新体制就会成立,事实证明,他们的做法不是很成功,源于市场经济需要逐步的发展和形成,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是几百年形成的,可能比较有效,但也是逐步积累起来的。
中国的改革方向很清楚,做得也比较好,可能是因为我们采取了一个比较务实的、渐进的体制。但是,这样一个体制的好处在于可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但也要看到,在这样一个经济体系当中老的东西和新的东西永远都是同时并存的。比如说,我们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同时,国有经济一直存在并发挥很多战略性的作用,其重要的战略性功能就是在发展过程当中保证就业、保持社会、经济的稳定,其实是为市场化改革短期内提供一个很重要的支持。
但是,这样的策略有的时候会引发一些学者或者官员在认识上的偏差,或者说是分歧。有的学者说,中国的改革成功就是因为市场化,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反过来有学者就认为,有的国家彻底市场化了,彻底开放了,经济却也不行。中国成功是因为政府干预,是因为国有企业主导的经济体系。所以,我觉得我们经常要讨论这些问题,尤其是在改革40年的时候,要认真反思这个问题,在我们“双轨制”往前走的路上,真正推动经济成功的是什么?是过去老的做法,还是一些新的做法?
所以,如果要总结40年改革的经验,我觉得往下走也许还是一个逐步的、渐进的、双轨制的改革,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取决于:第一,我们是不是真的相信世界经济。第二,我们是不是真的认为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符合中国经济利益的?
国内经济现在面临的挑战很多,产业遇到很大的困难,民营企业经营也很困难。我认为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干上,最关键的问题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最重要的是,要把国内的改革往前推,推进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支持创新,支持产业升级换代。综合起来,政府要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最根本性的是要把市场化的改革往前推,市场化的改革往前推了以后,你就会发现你跟欧美之间的政策方面的矛盾,可能就没有那么大了。
陈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