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东莞“机器换人” 以“科技创新要素”促进外贸经济转型

2018-08-10 17:15:00

 

来源:互联网

东莞“机器换人” 以“科技创新要素”促进外贸经济转型

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东莞市的加工贸易进、出口双降,但一般贸易出口大幅增长,全市贸易顺差730亿元,扩大42.1%。从贴牌加工到创新发展,如今的东莞正在全力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这得益于“科技创新要素”聚集。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东莞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0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39.0%;研发投入(R&D)占比提高到2.5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50%……

这意味着,昔日的东莞虽然正在面临着加工贸易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仍处于转型的阵痛期,但外贸转型升级的成效初具端倪,高新技术驱动着东莞向贸易的价值链高端迈进。这对我国类似城市外贸转型颇具启示意义,即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可以促进和加快外贸经济转型。尤其是在当前国际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大背景下,更是凸显出很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不少地方都类似东莞,最初凭借着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农村工业化、产业现代化和经济国际化。但毋庸讳言,过去传统的东莞外贸行业主要以底端制造业的加工代工为主,在行业全产业链中处于尾端。根据经济学理论,该部分的利润空间较低,但竞争却非常激烈,极易受到成本上升、汇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原有较为狭小的利润空间受到成本上涨的挤压,东莞传统的加工贸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近年来,东莞从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入手,对东莞外贸经济从加工贸易进行了转型升级。据报道,自2014年以来,东莞市连续三年安排2亿元财政资金资助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同时,政府出台政策,牵头建设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先进平台,推动东莞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及实体企业的转型升级。一些企业“机器换人”后,将原来需要100人的生产线减少至20人,成本下降了三分之一,但企业营业额却翻番。

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创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在该理论中,外贸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主要是以各种创新要素的空间流动为基础的综合表现。而随着这些科技创新要素的流动,可以带动经济向结构优化转变,从内核上促进外贸经济的增长。所以,东莞采取加快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方式,促进外贸经济结构转型,获得长期,可持续增长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其一,“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资源是最重要的科技创新要素。虽然东莞市内却缺少高水平大学,但比邻的广州市却拥有着多所高水平高校,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都是我国985、211重点高校,东莞市的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与广东省内的优秀高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这是丰富科技知识资源的有效方式之一。

其二,“人才是知识的载体”,科技人力资源是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关键,而科技人类资源的储备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当前各大城市致力于抢夺人才的现实下,东莞市应当提升城市吸引力,为人才提供更多的保障与福利。只有人才的流入,才能真正推动科技的革新和品牌的创造,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人才的流入会带来公司创新水平的提升,这就意味着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将得到质的飞越,不会受到道格拉斯乘数(仅把固定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影响,从而产出水平将会大幅提高。

其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知识资源和人才资源都需要以物力和财力资源相依托。足够的科技研发投入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制度配套,才能够保证让人才和知识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应当鼓励企业增加技术投入,在税收,注册,补贴等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与支持,促进企业自身转型升级,逐步向产业链上端延伸,获得更多的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政府也可以参考一些发达城市的做法,建立一些稍具规模的产业孵化基地,给初创科技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周围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帮助培育本土创新品牌,真正的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通过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相信东莞一定能够完成艰难而又关键的经济转型,凭借自身努力和国家建设“大湾区”的政策共同作用,重新成为我国外贸经济领军城市。

(作者盘和林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