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十九大报告提出双支柱调控 或将长期保持政策定力

2017-10-21 09:05:00

 

来源:互联网

十九大报告提出双支柱调控 或将长期保持政策定力

谭志娟

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这引发了业界的热议。而此前央行在报告中也多处强调“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金融调控政策框架。

多位受访经济学家认为,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核心是以货币政策调控实现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以宏观审慎政策防范系统性风险,由此既实现政策工具的各司其职、精准调控,从而降低政策成本,又保证政策工具在方向、时机和力度上的协调配合,从而保障综合政策效果。未来在新时代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或将长期保持政策定力,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

双支柱调控框架引关注

如何理解双支柱调控框架?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实对记者表示,本轮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央行的研究普遍表明,单一的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同时防范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亟须探索多种政策工具的有效搭配。

在他看来,这一政策机制,将有效兼顾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风险的长效化管控,有效满足中国经济“减速增质”的发展需求,从而有力支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中国现下的货币政策处于数量型向价格型的框架转型中,着力于发展利率市场化,理顺市场机制,建立良好通畅的利率传导机制,同时辅助多种如常备借贷便利(S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创新型的政策工具,是完善货币政策框架的重要内容。”

他还进一步解释,自金融危机以来,宏观审慎管理被各国广泛使用,这是从逆周期的视角,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监管以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很好地补充了正在转型中的货币政策。因此,在中国货币政策多重目标的背景下,宏观审慎政策的存在,在防风险层面极大分担了货币政策的重担。

10月19日,据媒体报道,央行副行长易纲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召开的讨论会上阐述了对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理解。易纲表示,“双支柱”指的是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金融危机前主流央行的政策框架以货币政策为核心,稳定物价是政策目标,对防止高通货膨胀起到了很好作用。但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说明,价格稳定并不代表金融稳定,危机前美国的物价稳定,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市场行为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跨市场风险传染性较强。

“因此,大家反思到,只有货币政策对于维持金融系统稳定还不够,金融系统风险的主要来源是金融顺周期性和跨市场风险传染,宏观审慎就是对金融顺周期行和跨市场风险传染对症下药。”易纲说。

对于其作用,易纲也表示,建立双支柱调控框架可以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是保持币值稳定,二是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中国较早探索和实践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积极稳妥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另一方面着力建立金融宏观审慎框架。

据易纲介绍,宏观审慎框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在2011年正式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要求金融机构“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扩张速度要与经济发展、资本金相适应;2016年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将更多金融活动和金融行为纳入管理,从7个方面约束金融机构,实施逆周期调节。二是将跨境资本金流动纳入MPA。三是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审慎管理,核心是形成因城施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上,此次报告中还提及“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对此,程实对记者表示,首先从经济学理论看,经济体的内外均衡是一个内涵复杂的多维目标体系,单一政策或缺乏配合的政策组合难以谋求内外均衡的同时实现,很容易出现“米德冲突”,即政策调控同时带来一种均衡的改善和另一种均衡的破坏。解决“米德冲突”的方法便是政策的协调搭配。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政策目标的多维性进一步凸显,不同目标间的联系日趋复杂。因此,需要协调运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多重政策工具,多管齐下地实现中国经济的多层次均衡。”程实说。

其次,从实践层面看,新时代下的中国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将遵循四个核心原则:第一,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协调;第二,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协调;第三,监管体系和激励机制协调;第四,前瞻指引和政策落地协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