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 我们还有隐私吗?
大数据时代 我们还有隐私吗?
近期参加了几个关于金融科技的会议活动,讨论最多是关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话题。演讲嘉宾普遍认为数字时代的到来,让我们在数字维度加深了对用户的了解,甚至可能会触碰到用户原来作为隐私保护起来的信息,这将深刻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与会者对此反响强烈,也引发了进一步的思考,在问答交流环节中最多被提及的问题就是“我们还能有隐私吗?”
什么是隐私?
生物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建立起了趋利避害的行为模式。人类作为高级生物遵循同样的行为模式,在上万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拥有隐私的生存方式。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愿为人所知的一面。保护隐私就是让外人无法掌握自己的一些情况,形成信息不对称,以带给自己某种程度的信息优势和收益。最直接可以得到的利益就是让我们避免羞耻感、保持神秘感、不被打扰和获取安全感等。
隐私主要指我们个人事务、信息或领域中的秘而不宣、不愿他人探知或干涉的事实或行为。常见的隐私内容主要有朋友往来等个人事务,不愿公开的情报、资料、数据等个人信息,身体的隐蔽部位、日记内容、信件内容等个人领域。
不同人对于隐私的具体内容范围看法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人就愿意暴露身体在海滩上晒太阳,有的人则不愿意公开暴露自己身体;有的人公开自己的财务收支状况,有的人则对外保密。虽然有这些不同的做法,但均符合当事人自身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诉求。
隐私所覆盖的范围会随着具体所处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调整。当我们处在计划经济时期,每个人的生活状况都差不多,收入差异也不大,个人收入情况基本上是公开的。当我们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后,工资收入根据劳动者和雇佣者之间的供需状况而定,每个人会有不同,个人收入情况会被当做隐私保护了起来。
隐私信息也是一种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可以直接换取服务甚至收益。例如网约车公司收集你的个人位置信息,才能为你提供网约车服务;你在某网购物时,你的收货地址会留在服务器上,省去了每次都要填写地址的麻烦。
大数据让我们难以隐藏
人类在基因中发展形成了与生俱来的自我意识,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为习惯,用来保护自身隐私。隐私通常被刻意隐瞒,往往只能在其不经意间暴露一些蛛丝马迹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出现在不同环境和时间里,夹杂在大量其他信息之中。一个人通过五官只能获取这里面的一部分信息,很难有人能够获取感知所有信息并记在大脑中。若无法将不同人在不同场景下得到的不同细微信息连贯起来分析,很难发现所关注者的隐私真相。
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给人类感知世界增加了数字维度。每个人的日常活动情况会在不同的电脑中以数字信息的形式记载下来。例如搜索数据反映你关心的内容事项,电商数据反映你的消费状况,手机位置数据体现了你的出行活动情况,银行账务交易数据反映了你的金融往来状况,微信通信数据反映了你的社交关系情况等等。
只要对你的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基本就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你到底是怎样的存在。甚至可以很清楚地掌握你有什么嗜好及优缺点,或者是否有财务困难。很多所谓隐私在大数据面前已经根本无法隐藏。
个人数据分散存放在不同的服务商的数据系统中,除政府有能力针对某人获取其大部分数据外,其他个人或公司基本无法做到这一点。但随着互联网公司的逐步扩张,一些公司通过提供服务所收集掌握的个人数据已经相当丰富,足以分析出我们许多曾经刻意隐藏的隐私状况。比如通过微信上个人的行为数据,基本就可以了解我们日常活动及交往倾向偏好状况。
从好的一面看,政府通过行政权力获取大量数据并进行分析,让犯罪破案率大幅提高,社会治安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企业通过数据了解用户的需求,可以开展个性化服务,有效提升用户体验。但若该数据被某些不良个人或公司获取并滥用,将会严重影响个人自由空间,威胁和误导个人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