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这个多边体系仍然至关重要 专访美国前贸易谈判总代表巴尔舍夫斯基
WTO这个多边体系仍然至关重要 专访美国前贸易谈判总代表巴尔舍夫斯基
在龙永图眼里,自1993年起就互相认识,并成为谈判桌上最强硬对手的巴尔舍夫斯基女士,最大的优点是“非常尽职的、很专业、极为关注细节”,但同时她又“很有侵略性,而且比较贪婪”。
十多年前那场旷日持久的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上,他们两人“各为其主”,唇枪舌剑,打得难解难分。而一头褐色短发、精明强干的巴尔舍夫斯基,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印象中,确实是个“难缠的女人”。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当年艰难曲折的中美谈判最终达成共识,为中国入世铺平了最后的通道,从而使中国开辟了对外开放的新阶段,给中国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个角度上讲,巴尔舍夫斯基女士是做出了重大贡献的。
如今,全球化固然已是大势所趋,但“反全球化”的声浪也愈演愈烈,尤其是在以美国特朗普政府为首的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政府,贸易保护主义呼声日益高涨。对此,巴尔舍夫斯基女士如何看待?对纷纷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她有何忠告?对WTO在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大气候下扮演的角色,她又是如何预期的呢?
贸易公平比顺差重要
《中国经营报》:克林顿政府的劳工部长罗伯特·莱克(Robert Reich)早在2008年就提出,“由于在这一轮经济扩张中毫无所获,普通美国人反全球化的情绪越来越高。”白宫高级顾问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也曾经说过,支持全球化的人夺走了美国人的工作、在亚洲创造了中产阶级。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观点?
巴尔舍夫斯基:我不同意他们的评价。从全球化中受益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全球化让美国经济更有竞争力,美国的货物、服务、农业可以向全球出口。
美国现在面临的困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美国与许多贸易伙伴(包括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不平等;二是全球化对工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全球的制造业工人(包括美国)都承受着压力。
很大程度上,由于科技、创新、自动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现在生产同样的产品并不需要过去那么多人,这对就业和就业增长产生了极大的压力。贸易固然是导致失业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科技发展。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开展工作,帮助失业者习得新的技能。
《中国经营报》:此前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的时候,你强调应该注意美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的顺差。为什么?
巴尔舍夫斯基:我认为贸易赤字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衡量方式。贸易赤字反映一个国家的储蓄和投资之间的缺口,存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需要花多少钱,如果入不敷出,就要通过各种形式引入资本,包括进口。
对我来说,重要的并不是贸易赤字的规模,而是相对于贸易来说,首先是美国企业是否能够进入外国市场,这事关公平;其次是贸易组成,是否美国经济中的多数行业都参与了贸易;第三,美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贸易协定中,在一些特别的经济领域是否受益。如果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出口强劲,出口产品种类广泛,美国经济有强劲的竞争力,我们的某些行业和领域受益于贸易协定,贸易顺差还是逆差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平。
外企需重视美国的政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