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十条》颁布 资本与企业瞄准土壤污染治理潜在市场
《土十条》颁布 资本与企业瞄准土壤污染治理潜在市场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此前轰动一时的“常外毒地事件”将人们的目光集中在了土壤污染之上。昨日,《土十条》的正式颁布也因此备受关注。
而值得一提的是,“《土十条》的出台将给我国土壤污染修复工作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想象空间,普遍预计可形成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土十条》颁布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5月3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土十条》。
报道表示,目前,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官方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11.4%。
相对于大气、水污染,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不均匀性、难可逆性、治理艰巨性等特点,且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土十条》一直是环保领域的关注焦点。
据了解,《土十条》起草工作自2013年5月起,主要经历了准备、编制、征求意见和报批4个阶段,先后5次征求中央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意见,3次征求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意见,50易其稿。
《土十条》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主要指标是: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两类利用率需分别达到95%以上。
为此,《土十条》提出了10条35款,共231项具体措施,从摸清情况、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到分类管理,推进污染治理与修复,最后是目标责任考核。
有业内专家表示,土壤污染防治最大的难点之一就是底数不清,只有摸清底数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措施。
对此,《土十条》要求,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10年开展1次。
同时,为加强地方政府对《土十条》相关措施的落实,文件要求,2016年底前,国务院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分年度对各省(区、市)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评估,2020年对本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称,《土十条》以农用地中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中的污染地块为重点,明确监管的重点污染物、行业和区域,严格控制新增污染,对重度污染耕地提出更严格管控措施,明确不能种植食用农产品,其他农作物不是绝对不能种;对于污染地块,区分不同用途,不简单禁用,根据污染程度,建立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
《土十条》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减少或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县(市、区),进行预警提醒并依法采取环评限批等限制性措施。到2020年,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的面积达到4000万亩,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力争达到2000万亩。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也报道表示,2016年底前,国家将在浙江省台州市、湖北省黄石市、湖南省常德市、广东省韶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和贵州省铜仁市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
资本与企业瞄准土壤污染治理潜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