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东北再次迎来“突围”机遇 全面振兴这事难在哪儿?

2016-05-10 14:24:00

 

来源:互联网

东北再次迎来“突围”机遇 全面振兴这事难在哪儿?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国家发改委今日就“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司长周建平发言表示,2003-2013年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经济总量由2003年的不足1.3万亿增至2015年的5.8万亿以上。

不过,周建平称,近两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新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深入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对于东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4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对外发布。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振兴。近一个月来,中青舆情监测室共监测到“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相关信息47621条,足以说明其热度。

对2000条网民言论的抽样分析显示,32.5%人认为现行体制阻碍了东北振兴。有20.2%的网友认为东北地区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12.5%认为转变发展观念是重中之重;16.8%认为要加强提高东北地区的社会效率。也有人注意到东北地区人才回流的问题,提出“应加强吸引人才回流的”占7.5%。

新华社刊发评论文章《振兴东北就像“辽沈战役” 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指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好比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战役”,事关全局,意义重大。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微信公众号“侠客岛”发表《大东北的振兴要靠全面深化改革》的文章,认为目前振兴东北的动作还是不够利索,不够到位。问题在增速之下被忽视,错过了极其宝贵的改革窗口。

经济日报刊发评论文章《新一轮东北振兴处于“滚石上山”关键阶段》指出,当前新一轮东北振兴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知难而上,坚定不移地将这项国家战略推向新高度。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创新驱动。

京华时报刊发评论文章《振兴东北关键在革除体制机制之弊》,认为振兴东北不能只靠中央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放、发展民营经济和新产业等硬件建设,关键还要看能否强化软环境建设,革除体制机制之弊。

此外,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表示,东北地区结构转型尽管喊了很多年,但目前仍以重化工业、大型国企为主,近年来重化工业、能源产业下行明显,经济受到的冲击就比较大。因此东北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通过市场化推动,加快对外开放,加快发展非公经济和新兴产业。

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蓉的观点是,转变体制机制其实就是一个杠杆效应。政府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意识,从而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此次关于民营企业的说法更加清晰明确。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发展并不充分,未来需要释放改革红利为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东北财经大学研究员于左认为,东北经济增速全国垫底,核心症结是体制机制改革严重滞后。长期以来,过于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对经济增长质量重视不足,忽视了结构调整;过于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重视不足;过于重视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对现代服务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重视不足。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过深,对市场失灵弥补不足,政府职能和体制机制转变滞后,不仅错失了历次结构调整的良机,而且使结构性矛盾不断累积。

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则表示:“东北经济衰退的内因在于‘两个集中,三个衰退’,两个集中是东北尚未解决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的集中爆发,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问题的集中显现;三个衰退包括资源性衰退、结构性衰退、体制性衰退。”事实上,这种“衰退”正体现在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