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发改委暂缓调整油价背后的逻辑

2015-12-17 09:17:00

 

来源:互联网

发改委暂缓调整油价背后的逻辑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昨日,有关于发改委暂缓此轮油价调整的消息引发了热议。虽然发改委对于暂缓调整有利于治理空气污染的解释一度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在这背后,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我国成品油调价机制还应更加完善。

发改委暂缓调整油价 出于环境因素考量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国家发改委15日下午发布消息称,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有关规定,暂缓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据悉,这是新机制以来,该规定条款首次被启动。

据悉,此次发改委启动的是在特殊情况下的临时调控机制。发改委负责人曾表示:“当国内价格总水平出现显著上涨或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国际市场油价短时内出现剧烈上涨等特殊情形需要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控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报请国务院同意后,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缩小调价幅度。”

发改委在通知中表示,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充分发挥成品油价格杠杆作用,是促进资源节约、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低油价时,保持国内成品油价格基本稳定,有利于抑制石油消费的过快增长和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环境保护,改善空气质量。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对此表示,国际原油价格跌破40美元/桶或是发改委暂缓这次价格调整的重要原因。“新的定价机制规定三种原油加权平均价格超过130美元/桶或低于40美元/桶时可以暂缓调整,而这次国际油价恰好突破了40美元/桶。”

而据新京报报道,这并非第一次因“非油价本身因素”改变调整幅度。

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政府曾三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冲抵了部分甚至全部油价下调幅度。

随着油价持续下行,税费在成品油价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数据显示,目前税费在国内油价中的比例为45%-46%,且目前的价格较1月份时更低,因此税费比例也随之提高。

对此,现代快报也报道表示,在此之前,曾有分析机构认为可能这次会相应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在2014年末至2015年初,油价接连下跌的情况下,财政部曾三次发通知上调成品油消费税。而这次,并未提高消费税。中宇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张永浩认为,目前不适合运用消费税工具,因为现在成品油税负已经到达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此外,据京华时报报道,过去一周,美元指数上涨至8个月高点,9月份美国原油产量降速慢于预期,市场普遍推测欧佩克在维也纳会议上不会减产,美国原油库存连续10周增长,众多利空因素拖累WTI和Brent原油双双“四连跌”。

据中宇资讯分析师马燕介绍,近期国际油市在供应过剩及美元走强的因素下,布伦特油价七连跌,美原油也跌至2009年2月18日以来最低价。国际油价的快速下跌,导致国内成品油下调幅度不断拉宽。

因此,前天,多家市场机构预测,国内油价调价窗口12月15日24时开启,届时我国成品油价格可能迎来“四连跌”,下调区间在165-180元/吨左右,国内汽油价格或回归“5元时代”。

但这一预期终究未能实现。

事实上,报道还表示,此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也经历多次调整搁浅,多是因为价格调整幅度过小而暂缓调整。最近一次的搁浅是9月30日,由于调价金额不足每吨50元,故而搁浅。

而截至目前,今年汽、柴油价格共经历了23轮调价周期,其中12次下调,7次上调,4次“搁浅”。汽油价格每吨累计下调670元,柴油价格每吨累计下调715元;折合90号汽油零售价格每升下调0.49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63元。

此外,对于未来油价的走势,现代快报报道表示,有分析师预计,新一轮调价小幅下调的概率较大,也不排除再度搁浅的可能。

油价过低好不好?

事实上,据北京日报报道,回顾国际油价的起伏,如坐过山车般的剧烈波动令人感叹。

2008年7月11日,国际原油价格最高点达到147.25美元/桶,全球石油消费大国为之忧心忡忡。但很快,国际油价就进入了下跌通道。近期,国际原油已经跌至40美元/桶以下,重回6年前的水平。

油价下跌也让中国消费者在物价水平普遍攀升的过程中,难得享受到降价红利。2012年3月20日,北京92号汽油达到每升8.33元,进入“8元时代”。但如今,92号汽油已便宜到每升5.67元。“折算下来,一箱油能便宜133元。”北京车主李芬表示,低油价让消费者得了不少实惠。

展望未来,国内油价的变动仍主要取决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走势。

穆迪公司的最新预测报告显示,由于原油供应长期过剩,下调2016年美国原油均价预估至40美元/桶,之前预估为48美元/桶;下调201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预估至43美元/桶,之前预估为53美元/桶。同时,下调美国和布伦特原油中期均价预估分别至60美元/桶和63美元/桶,不过预计美国原油和布伦特原油在2017/2018财年或上涨5美元/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