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创投 >

“造人”经济

2015-11-21 13:13:00

 

来源:互联网

“造人”经济

编者按/经济下行,劳动人口老龄化、生育率持续较低等现状,让中国再次对人口问题忧思聚集,政策调整由此而来。但从政策诞生到产生效果之间,除了漫长的“成长期”,更有影响人口的诸多因素横亘其间,一场关乎未来经济、社会的重大决策,谨慎的表象下,是科学、严谨的决策思路。

一线调查

“全面两孩”将再造人口红利 保障经济潜在增长率

一直以来,与人口政策紧密相关的,是人口红利问题。此前普遍认为,我国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得益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带来的人口红利。

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年龄人口加速减少,同时总和生育率又长时期大大低于更替水平,过去作为经济增长动力源泉的人口红利已面临减少,或加速消失。

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我国经济将长时期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创造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成为“十三五”时期及未来更长时期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战略部署。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2050年可增加3000多万劳动力,到2050年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与不调整政策相比降低2个百分点,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表示,选择在“十三五”这个重要窗口期实施“全面两孩”,将进一步释放生育势能,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据官方预计,新政将使经济潜在增长率提高约0.5个百分点。

人口缺口之忧

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79~2012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达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中国GDP总量从1978年的365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63.6万亿元,而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2014年的GDP总量为17.42万亿美元。

蔡昉2015年5月13日曾在媒体撰文称,2010年以前,我国接近两位数的潜在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得益于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和人口抚养比不断降低。

具体而言,劳动力供给数量充足,持续降低的人口抚养比有利于提高储蓄率从而提高资本积累率,劳动力无限供给延缓了资本报酬递减现象的发生。劳动力素质因新成长劳动力的不断增加而得到改善,以及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农业)向高生产率部门(非农产业)转移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这些因素都直接与人口因素相关,因此可以说,以往的高潜在增长能力以及高速经济增长来自于人口红利。”蔡昉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也认为,过去比较好的人口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源泉。“劳动力供应特别充分,工资成本就会很低,甚至劳动力供大于求,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南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实际上也是劳动力支撑了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

然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人口红利,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加速减少、总和生育率持续降低、人口老龄化加速开始加快消失或者减少。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有预测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人。作为一个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老龄化程度大大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劳动年龄人口正在加速减少。

2014年末,中国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7.0%,较上年占比下降0.6个百分点。这是201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后的连续第3年下降,且下降速度在加快。根据专家的预计,今后15年,我国劳动力还将快速下降。

据蔡昉研究,预计“十三五”时期我国每年减少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在200万人以上。相应的,人口抚养比将持续上升,预计在整个“十三五”期间,0~14岁人口加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率,将提高4个百分点。

“人口年龄结构朝不利方向转变则表明,‘十三五’时期人口红利将加快消失,表现在一系列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因素上面,进一步降低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蔡昉在近日出版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辅导读本中撰文表示。

人口结构朝不利方向发展,会对中国的经济带来哪些影响?蔡昉曾作过这样的描述——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加剧,企业用工成本显著提高;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结束,投资回报率下降;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减缓,抑制了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速度。这些变化,意味着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因素或消失或式微,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

按照官方的口径,203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虽然可保持8亿人以上,但年轻劳动力在劳动年龄人口中比例下降,劳动力资源的国际比较优势将有所减弱。

老龄化对农民、农民工的影响提供了一个角度。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曾坦言,“农民工高龄化趋势确实是有所加快。”而中农办副主任韩俊日前表示,可以预见,将来务农劳动力的老龄化可能会推进得非常快,很多地区农业会面临着后继乏人的严峻形势。

“造人”经济促进论

面对人口结构朝不利方向发展导致的人口红利减少的局面,调整人口计生政策成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

2015年10月底,人口计生政策调整的分步走战略终于从“单独两孩”走向“全面两孩”。十八届五中全会及“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距离“单独两孩”放开后近2年时间。

早在“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之时,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就认为,今后15年,我国劳动力快速下降,而生育政策调整将使新增人口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劳动年龄人口规模,2030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8.75亿人增加到8.77亿人,2050年从7亿人增加到7.26亿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