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需求放缓 “冷经济” 冰冻货币政策
贷款需求放缓 “冷经济” 冰冻货币政策
夏至已过,然而接近6成的银行家却一致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偏冷”。
这是央行早前发布的《2015 年第二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中重要的结论之一。认同经济“偏冷”的受访者比第一季度上升了4.9个百分点。与这一观感对应的是,二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60.4%,较上季下降8.4个百分点贷款需求大幅下降。根据以往的数据统计,这一指数水平已经低于2008年4季度。
6月23日,汇丰银行发布数据显示6月汇丰PMI初值49.6,虽然未回到扩张区间,但创3个月新高,较5月终值49.2回升了0.4个百分点。但6月份就业指标大幅下滑1.9个点,创下6年来的新低。
“6月汇丰数据显示我国内外需均有好转,但就业指数继续恶化表明经济仍存下行压力,未来政策需进一步宽松,以巩固经济复苏势头。”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解读称。
官方报告显示贷款需求下降
《调查报告》显示,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60.4%,较上季下降8.4 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和非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分别为53.1%和56.3%,较上季分别下降6.1%和3.8% ;分规模看,大、中、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分别为53%、55.7%和62.1%,较上季分别下降3.6%、6.1%和7.6%。
“这主要是因为实体经济下滑,银行担心出风险,同时企业也比较谨慎。”一家城商行负责人对记者分析称。
贷款总体需求指数降至历史最低值,显示贷款需求出现严重下滑,由于需求不足制约企业投资意愿,贷款需求大幅下降,信用扩张受阻。”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员陈健恒表示。
厦门一家运动服饰制造企业副董事长表示,几次降息之后,银行并非对于所有企业都下调贷款利率,只有资质好的企业可能拿到优惠。
“例如,我们公司签下了一家意大利户外品牌的代理权,打算扩大终端渠道,向银行要求贷款就很容易。”上述企业副董事长表示,“但我们更多考虑通过在境外的融资平台来做融资,成本比国内贷款至少便宜30%以上。”
但对于贷款需求下降的原因,多数受访人士仍主要将原因归结为实体经济下滑,需求不旺等原因。
浙江省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温州一些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目前还未明显好转,虽然上半年央行出台的降息降准举措有利于中小企业,但一些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方面改善不太明显。”
“大部分企业目前处于观望状态。”周德文还对记者表示,温州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民资对外投资以及企业扩大投资等方面都显得比较谨慎。
银行和企业的各自考量在短期贷款的波动上体现得很明显:央行的数据显示,企业当下融资需求的短期贷款在近半年来的三次降息期间占比先降后升,并于今年4月大幅滑落。其中,企业短期贷款占比在去年降息前的9月至11月约为42%;首次降息后下滑至28%,去年12月收缩近为零,今年一季度回升至58.8%。但该数据4月又下滑至14%。
贷款需求下降传导到银行经营。央行调查报告显示,二季度银行盈利指数从一季度71.3%大幅降至62.7%,银行业景气指数从一季度的71.7%大幅降至62.4%,均为历史新低。在陈健恒看来,由于贷款需求大幅下降,银行不良贷款大幅回升,信贷投放总体不畅,叠加降息影响,二季度银行盈利大幅下降。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对记者称,“年初以来持续降准降息并未带动信贷投放显著回升,新增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延续同比收缩态势。宽松政策下大量流动性堆积在金融市场,形成流动性‘堰塞湖’,银行间利率持续低位波动,金融体系流动性泛滥与实体经济融资难并存。”
为进一步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近期政策利好不断。6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草案借鉴国际经验,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在受访专家看来,本次删除存贷比,作为传统引擎改革内容,具有释放稳增长、促改革信号意味。同时,这也有利于完善金融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小微企业等贷款的能力。
货币政策或进入观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