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政府打压房价是在“演戏”?
过去政府打压房价是在“演戏”?
【中国经营网注】实质上,过去的房产限购政策不仅没有起到遏制房价暴涨的作用,反而却起到为房地产营销的作用。越是限购,就越给房地产造成一个虚假的市场稀缺印象,限购变成抢购,进一步推动房价暴涨。谁都知道,打蛇要打七寸,过去所有打压房地产的政策都没有打到房地产的“七寸”。出现这种情况,是利益集团操纵的结果,也是政府推行土地财政的结果,更是忽视房屋民生功能而只顾房屋经济功能的结果。所以,过去对房价的打压,都是假打压,而不是真打压。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在人口众多、人均拥有土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29%的中国,房屋作为民生的必需品,不能完全市场化,从一开始就应当采取限价政策。但不知为什么,政府一直没有采取限价政策。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如美国、法国、德国等都曾以不同方式对房地产采取过限价政策。中国既然对粮食、水电等民生必需品采取限价政策,房屋也是民生必需品,政府为何不采取限价政策?正如人们知道的那样,只采取限购政策,而没有采取限价政策,这为房价非理性地上涨留下了一个致命的窗口。
改革开放前,中国公民的住房一直很紧张,人均住房面积只有3.6平方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动“住房的商品化、社会化”,期待能够靠“国家、单位、个人共同出力”的方式来解决公民的住房困难。政策导向是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然而,在这二者的取舍上开始出现问题,各地政府对房地产的经济功能过于重视,强力推动商品住房供应体系,这决定了中国房地产未来的命运。
后来房地产的经济功能被进一步强化。1998年的(国发〔1998〕23号)文件将房地产正式定位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次改革释放了中国被压抑多年的商品住宅需求,开启了房地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上一届中央政府组阁之后的2003年8月,国务院正式下发文件(国发〔2003〕18号),明确写道:“房地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是对1998年所确立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进一步升级。但此后房地产行业却进入了只注重住房的经济功能,而忽略住房民生功能的时代,导致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大多数家庭丧失了房屋购买能力,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对房价表达不满。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国务院又下发文件(国发〔2010〕10号),要求“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这话里的潜台词则是允许房价上涨,但不能上涨过快。这份文件虽然在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住房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但也没有采取限价政策,只是采取了限购政策。房价的快速飙升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社会上流传着“房价总经理说了算,总理说了不算”的调侃。
实质上,房产限购政策不仅没有起到遏制房价暴涨的作用,反而却起到为房地产营销的作用。越是限购,就越给房地产造成一个虚假的市场稀缺印象,限购变成抢购,进一步推动房价暴涨。谁都知道,打蛇要打七寸,过去所有打压房地产的政策都没有打到房地产的“七寸”。出现这种情况,是利益集团操纵的结果,也是政府推行土地财政的结果,更是忽视房屋民生功能而只顾房屋经济功能的结果。所以,过去对房价的打压,都是假打压,而不是真打压。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到今天,政府实施房屋限价政策的时机早已过去,积极稳妥的办法是维持房价基本稳定,避免民众财富缩水。同时,政府在提供更多保障房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保证居者有其屋。现在的中央政府正在为此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