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每天新增癌症110例 较10年前高约一倍
北京每天新增癌症110例 较10年前高约一倍
本报记者 孟庆伟 北京报道
6月26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发布“2013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报告显示,户籍人口死因前三位仍然是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占总死亡的74.0%,其中恶性肿瘤已连续七年成为北京市的首位死因。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北京市癌症数据报告显示,北京市平均每天有110人被确认为癌症,而这一数字在10年前仅为63人。
报告还显示,2013年,北京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1.51岁,比2012年增长0.16岁,继续呈增长趋势。
恶性肿瘤居死因首位
自2010年开始,北京市已经连续五年以市政府名义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2013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居民健康整体状况处于较高的水平,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
2013年,北京市户籍人口死因前三位仍然是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占总死亡的74.0%,其中恶性肿瘤已连续七年成为北京市的首位死因。
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13.02/10万,比上一年增长3.22%,仍在缓慢地持续上升。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中肺癌居第一位,其次为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居第一位,其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子宫体癌。甲状腺癌发病率为15.74/10万,比2003年(3.19/10万)上升393.42%,年龄标化后,年平均增长16.92%,说明甲状腺癌已成为北京市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
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北京市恶性肿瘤新发病例40307例,比上年增长了3.22%,意味着平均每天新增癌症110例,而10年前,这一数字仅仅为63人,相当于十年增长了将近一倍。
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81.51岁
人均期望寿命,是世界公认的衡量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报告》显示,2013年,北京市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1.51岁,比2012年增长0.16岁,继续呈增长趋势,这与社会整体状况和医疗服务密切相关。2011年至2013年,三年的增量分别为0.31岁、0.23岁、0.16岁,显示人均期望寿命增长趋势已经变缓,将进入一个平台期。
在关注居民期望寿命的同时,今年健康白皮书首次引入健康期望寿命的研究结果。健康期望寿命,它较期望寿命更能准确地进行不同人群或同一人群不同时期健康水平的比较,反映疾病、伤残对人群总体健康水平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18岁组户籍居民人群健康期望寿命为40.17剩余年,男性为43.40剩余年,女性为38.06剩余年。这意味着,虽然北京市居民的期望寿命已经达到了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居民生命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差距,一生中各种疾病和残疾因素累计损失了10-20年左右的生命年。而降低人群健康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就是各种慢性疾病。
据记者了解,最近一次慢性病监测的调查显示,北京市18~79岁常住居民平均每日静态行为时间为5.7小时。科学研究认为累计超过4小时的静态行为是慢性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危害会逐渐显现。可见,“管住嘴、迈开腿”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