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不再来?
“钱荒”不再来?
【中国经营网注】每年6月,银行都面临年中大考。去年6月,钱荒来袭,银行业流动性不足,大型商业银行加入借钱大军,引起市场震动,引来各方关注。那么今年应该不会再出现类似于去年6月份的情况呢?
据华尔街见闻的报道,6月“钱荒”的周年纪念日很快将到来,今年是否会再次上演“钱荒”已经成为很多市场人士所关注的问题,对于普通股民来说,钱荒可能意味着A股又将经历一场大跌(毕竟股票是对资金面最敏感的资产类型之一)。有迹象显示,今年6月再次爆发钱荒的可能性极低,因为经济环境已经变了,而且央行主动触发“钱荒”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去年央行触发“钱荒”的主要目标已经达到
很多机构和媒体都认为,央行去年6月主动触发“钱荒”是为了加速金融系统的去杠杆化,然而如果目标真的是全面的去杠杆化,那么今年两会就不会设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的目标,最近李克强总理也不会强调“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有迹象显示,“钱荒”的目标并非全面的去杠杆化,而是针对传统银行主导的“隐藏信贷风险”“加速信贷"的同业创新业务,特别是考虑到自从去年年初央行把防范金融风险列为首要任务之一以后,中国金融监管部门连续推出整顿影子银行业务的政策措施。如果这个逻辑是正确的,那么“钱荒”本质上打击的并非对利率不敏感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和两高一剩行业(主要的非标资产来源)的借贷冲动,而是打击为这些非标信贷提供服务的渠道——即传统金融业部门,主要是银行业,进一步理清影子银行和传统银行交织在一起的风险。
在某种程度上说,央行制造“钱荒”的目标已经基本达到了。虽然海通证券认为:
另据中国证券报的报道,今年以来,央行对流动性调控的态度偏宽松,在实际操作中更强调结构性、针对性。除此前对县域农商行定向降准、要求加快对个人首套房贷发放等政策外,近日又传出央行对国开行发放再贷款支持棚户区建设的消息。有分析认为,这一传闻可能是旧事重提。不过,再贷款属央行资产端操作,定向性十分明显,直接对接实体经济。再贷款带来基础货币投放,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加流动性并降低融资成本。
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看,吸取去年“钱荒”的教训,加之监管层出台政策规范,银行已对同业风险敞口和期限错配进行调整。随着非标转标力度提升,在信用债大幅供给情况下,社会融资环比和同比增速有望逐步稳定并有所回升。
从国内市场看,当前央行的目标意在维持流动性宽松。从国际市场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2.5%附近。内外宽松的货币环境有利于保证资金面平稳通过年中大考。不过,6月仍有几个因素可能会给流动性带来考验。
一是外汇占款是否会出现季节性回落。一季度整体外汇占款上升7548亿元,主要是因为一季度大规模套利资金流入。此后人民币出现贬值,目前这一趋势暂未扭转。再加上季节性因素,上述因素均可能减少6月外汇占款。
二是稳增长项目陆续出台,资金需求量较大。目前,已公布的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公共建设、铁路建设、高压输电网建设、大型水利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大项目上马,总投资金额超过3万亿元。发改委日前发布公告称,首批推出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营运的示范项目,涉及交通、能源、通信等多个领域。预期后续项目将陆续开展,形成对资金的需求。
三是房地产业信用风险有加剧之势。5月房地产信托到期量可能将达1200亿元,为历史最高。各类监管新规出台,其中同业新规对房地产类融资冲击最大,短期内通道类融资受阻,房地产资金链将面临严峻考验。
四是6月IPO将重新开闸。尽管较平稳的发行节奏不会给市场面带来大的资金压力,但心理冲击对市场影响仍不容忽视。
考虑到上述因素,6月资金面压力仍不减,央行维稳力度可能加大。目前,央行微调手段充足,未来可启用公开市场逆回购、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定向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等方式,即可将资金利率框定在“走廊”之内。总体而言,预计央行会延续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施政基调,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适度稳定的任务,仍将主要通过上述微调手段进行。
【编辑: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