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齐星集团债务迷局
起底齐星集团债务迷局
三个月前,位于山东邹平的齐星集团因深陷百亿债务风波而被西王集团托管。期间,两家企业与当地政府、金融机构等多方角力。如今,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债务迷局背后的真相开始被层层揭开。
7月3日,西王集团公告显示,三个月托管期限已到,其将全面退出托管。次日,西王集团在中国债券信息网发布公告称,地方政府对托管事项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为,从审计评估机构对齐星集团初步的清产核资情况看,齐星集团已经资不抵债。
而齐星集团董事长赵长水则发表声明称,审计机构对齐星集团的清产核资,没有得到齐星集团的允准,最终形成的评估报告,与实际情况背离甚远,齐星集团不予认可,没有签字。
同时,有知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西王集团觊觎齐星集团的优质资产,托管事件疑似是前者背后作局,最终其退出托管,是因为“发现自己没有能力‘吃下’齐星”。
蹊跷的清产核资
时间回拨到三个多月前。
3月27日,政府主导第一次齐星集团债委会合作会议,商讨解决齐星集团债务问题。而作为担保方的西王集团也出席了此次会议。齐星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会议主要针对各银行及金融机构,而西王集团却非要参会。
蹊跷的是,会议次日,山东当地媒体就报道称,齐星集团资金断裂,信贷敞口(即风险较大贷款余额)合计高达71.5691亿元。
对于齐星集团当时的债务问题,上述齐星集团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齐星集团在偿还浙商银行3500万元的本息后,没有得到浙商银行的续贷,但是在三月底,齐星集团已经将部分债款和利息还清,实际不存在像媒体所说的资金链断裂问题。但在被媒体曝出齐星集团资金链断裂之后,齐星集团被迫签署了《委托经营三方协议》(以下简称“三方协议”)。
三方协议内容显示,“三方”中的甲方为齐星集团,乙方为西王集团,丙方是山东邹平县人民政府。因甲方存在生产经营困难,三方协商确认,在丙方主导下,甲方同意将其人、财、物等资产全部交由乙方托管经营。而“托管目标”是甲方及其关联企业的全部资产,以及任何相关的资产。根据三方协议,托管期限为三个月,三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托管期限。
但赵长水的声明显示,在过去的三个月内,齐星集团及其下属公司被迫处于非正常状态,企业经营受到极大影响,公司品牌深度受损,原有的正常发展不能维继。
7月3日,西王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邹平县政府以及齐星集团签署《解除托管协议》。宣布全面退出对于齐星集团的托管。并在公告中附上了《邹平县人民政府关于对西王集团托管齐星集团化解齐星集团债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称审计评估机构对齐星集团初步的清产核资情况看,齐星集团已经资不抵债。下一步,依法依规对齐星集团进行破产重整。
但齐星集团多位人士向记者表示,对公司资不抵债的报告并不认可,并表示,齐星集团本身资金链良好,账面资产180多亿元,固定资产400多亿元,负债率并不高。
齐星集团债权方——金融机构人士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齐星集团总资产184.53亿元,净资产90.59亿元,营业收入155.31亿元,净利润7.5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50.9%。资料显示,2016年“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给予齐星集团AA级主体信用等级,评级展望稳定。
但西王集团公告显示,此次对齐星集团作为破产清算的评估则是,根据经审计的2016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齐星集团总资产176.43亿元,净资产66.39亿元,2016年1~9月营业收入83.40亿元,净利润1.77亿元。短短九个月后,经第三方机构核资,齐星集团资产却蹊跷大幅缩水,甚至资不抵债。
对此,赵长水发表声明称,审计机构对齐星集团的清产核资,没有得到齐星集团的允准,最终形成的评估报告,与实际情况背离甚远,齐星集团不予认可,没有签字。并强调,齐星集团坚持自主经营的决心不会动摇,任何有悖于这条原则的行为和做法,齐星集团所有股东和员工不支持、不答应、不妥协。
西王的“如意算盘”?
上述齐星集团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西王集团托管齐星集团,就是为了“吃掉”齐星的资产。而现在退出托管是发现自己没有能力“吃下”齐星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