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杜邦合并 或将掀起化工巨头整合风暴
陶氏杜邦合并 或将掀起化工巨头整合风暴
巴斯夫、拜耳、陶氏化学、杜邦被称作世界化工行业的“四大金刚”。而今,其中后两者陶氏化学、杜邦却突然宣布要合并了。消息不仅震惊了业界也让各自企业员工云里雾里。这出人意料打破业界平衡的举措也势必成为引发化工业变化的风暴眼。
2015年12月28日,正在与陶氏化学进行合并的世界化工巨头杜邦称其将于2016年初裁去位于美国Delaware州总部28%的员工。而此前,陶氏化学和杜邦公司不约而同地宣布将在全球进行裁员及重组。
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外界还在猜测两者突然整合的原因和影响时,这两家巨头已经精心地为将来的结合在做准备了。杜邦公司在给《中国经营报》记者的回复中称,在目前阶段,对这一合并的广泛影响进行评论为时尚早。但这一交易将创造强大的、重点清晰的业务板块,让新公司拥有强化的全球化规模和产品组合、专注的资本配置,以及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裁员为合并铺路
该裁员计划在杜邦与陶氏两家公司于2015年12月11日宣布合并时已基本确定。
杜邦首席执行官Ed Breen在一封致员工的信中说道:“Delaware总部的裁员幅度将很大,反映出公司急需对运营成本结构进行重塑,降低公司经常费用才能使我们保持竞争力。”公司将从6100名员工中裁去1700人。
杜邦2015年12月中旬公开与陶氏化学合并,未来的新公司被定名为“陶氏杜邦”,彼此各持50%股份,并将保留两家公司总部,估计市值高达1300 亿美元,但为了节省成本,杜邦同时宣布了进行改组计划,全球高达10%的职员恐会遭到裁撤。
陶氏化学首席执行官利伟诚将担任新公司董事长,负责农业、特种产品集团业务重组,杜邦公司首席执行官仍然担任新公司首席执行官,负责化学材料集团业务重组。两人的职位安排似乎与新企业名称“陶氏杜邦”有着某种不言自明的默契。未来这家化工“巨无霸”的董事会成员将高达16名,陶氏和杜邦各占8人。
从市值上看,杜邦与陶氏合并后将超越巴斯夫成为第一大化工企业,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和农药公司。
杜邦公司知情人士透露,利伟诚十多年来一直寻求与杜邦公司合作,2015年10月份布林先生出任CEO后,立即达成协议。协议内容是在将公司业务分解成几个更集中的领域前寻求合并。
不过公司合并还得通过监管层审查。在监管部门和董事会同意的前提下,新公司合并交易预计将在2016年下半年进行;新公司的后续拆分将在合并后的18~24个月内进行。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合并将迎来政府反垄断部门漫长细致的审查,由于两家公司的许多主要产品间不存在直接竞争,这项交易很可能顺利通过反垄断审查。
生意社总编、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心田认为,合并重组是大势所趋,“当全球经济和行业形势不好时,一旦企业业绩下滑过快,就会出现市场并购,避免内耗、抱团取暖成为优先选择。实际上全球很多农业、化工业巨头都在商讨合并。”
2015年是全球兼并重组大年,Dealogic数据显示,2015年前11个月,兼并重组的规模已经达到4.35万亿美元,全年将超过2007年成为历史第一。陶氏化学与杜邦此次若牵手成功,也将成为2015年强强联合的最具轰动效应案例。
值得关注的是,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和《财富》杂志看来,行业形势不佳只是诱因,真正的原因还是在资本的推动。
陶氏化学和杜邦公司大股东中,不少都是大基金公司,对于公司业绩倾向于追求高回报和短期回报。因此,在股东意愿的推动下,包括这两家公司在内的很多化工巨头,都寄希望于通过重组拆分来提高公司的业绩和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是福是祸?
一切顺利的话,新的“陶氏杜邦”公司将派生出3家完全独立的上市子企业,分别专注于农业、材料科学和特种产品。这也意味着,目前的陶氏、杜邦两大公司所有业务板块将做重新组合。
据陶氏化学预测,此举为双方带来的成本协同效益有望达到30亿美元,预计将创造约30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还有望实现约10亿美元的增长协同效应。
一位业内资深化工人士对记者说,从上述板块中不难发现:“新杜邦”的核心业务将是农业;“新陶氏”则把重点放在了以大宗贸易、石油为基础的能源化工领域;特种产品这家子公司中所纳入的业务都很不错,陶氏和杜邦的这些板块已处于各自细分市场的前列,属于高增长及高利润的产业线。
而据摩根士丹利预计,合并后的公司出售的杀虫剂将占全球17%,并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农作物化学剂供应商,同时将占有41%的美国玉米种子市场以及38%的大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