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奶粉巨头减少中国市场投资转向海外建厂

2021-08-07 22:44:26

 

来源:互联网

奶粉巨头减少中国市场投资转向海外建厂

受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政策壁垒越来越严等因素影响,外资奶粉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速度放缓。与此同时,国产奶粉巨头也悄然关停了国内工厂,纷纷到海外建厂投资。1月6日,业内知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赞臣业绩下滑严重,内部进行了大调整,前段时间走掉了一批人,广州的工厂也在减产,未来将逐步用国外奶源替代。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美赞臣外,外资企业在华投资都在放缓,达能将多美滋卖给雅士利后,已不在中国生产;恒天然与雅培合资建厂暂告一段落;菲仕兰与辉山的合作进展缓慢;有众多外资奶粉品牌设立在中国的加工厂出现了开工率下滑。而国产奶粉巨头伊利、蒙牛、光明、贝因美、圣元等纷纷到国外建厂,其中伊利和雅士利也关停了国内部分生产厂。奶粉巨头纷纷减少中国投资背后,整个市场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减少国内投资 关停工厂转移生产基地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很多外资企业都在减少对中国投资的力度,建厂速度放缓,甚至撤出中国市场。目前比较明显的就是美赞臣的广州工厂在减产,内部也在进行整合,业绩下滑近三成。

除此之外,菲仕兰原来是想自己在中国建工厂,后来也没有建厂,而与辉山乳业的合作一直进展缓慢,预计在2015年底推出合资品牌奶粉,但截至目前仍没有新品牌产品推出,合资项目进展缓慢。达能自把多美滋卖给雅士利后,中国已经没有生产厂,所有的生产厂均转移到国外。可瑞康、诺优能、爱他美和牛栏的生产厂均不在中国,惠氏由于新建了工厂想退出也退不了,雅培、恒天然等投资都在放缓。

很多外资企业纷纷转移到爱尔兰,东南亚一些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还有一些转移到澳洲,有一些在原产的地方扩大了投资,如新西兰的一些工厂。

在外资减少在华投资力度的同时,国内乳业巨头也悄悄关闭中国工厂,减少国产奶粉的生产量。据知情人士透露,伊利已经关闭了国内好几家婴幼儿奶粉生产厂,国内只剩下大包粉生产厂,将奶粉生产转移到国外。而雅士利也悄然关闭了国内一家位于黑龙江的工厂,将国内工厂生产的中高端产品逐步转移到新西兰工厂生产。而圣元也将产能慢慢转移到法国,贝因美也加大了新西兰、爱尔兰以及澳洲生产厂的生产量,光明的整个工厂都建在国外。

1月6日,荷仕兰(香港)乳业有限公司总裁艾孝也透露,2016年荷仕兰的奶粉生产将全部转移到澳洲,在澳大利亚参股了一家工厂。除此之外,还投入数亿元在新西兰收购一家百年工厂及牧场。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减少投资转移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政策壁垒越来越严,企业的投资风险越来越大。很多企业不打算在中国生产,而愿意转向生产成本更低,门槛更低的一些国家,现在很多企业又把生产厂重新建到新西兰、爱尔兰、澳洲等地,国产奶粉将会越来越少。

而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批批检测的政策壁垒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成本负担,国外没有来自政府层面不断变化的新政,环境比较宽松,由生产厂家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在产品质量监管的实际操作上与国内有很大差别。目前中国很多奶粉生产的原料都是从国外进口,如果原料和成品之间的关税相差不大,完全可以在国外生产。

跨境电商袭来 国产奶粉面临挑战

尽管外资奶粉企业减少了在中国的生产量,但外资品牌奶粉在中国的销售额却大幅提高。宋亮预计,2016年外资奶粉的销售额将达到60%,而国产奶粉品牌将占40%,而在国外进口的奶粉中有20%是来自跨境购,进口到中国市场的小包装产品约占市场份额的1/3。从销售量上来看,未来进口奶粉将继续增加,不管是外资品牌还是国产品牌,国内生产的奶粉和国外生产的奶粉将各占一半。

数据显示,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婴儿奶粉消费市场,年市场容量超100万吨。其中国内生产占70万吨,由海关进口的15万吨,海淘、代购、网购、出境自带及其他渠道,合约15万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