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业绩扭亏为盈 夏普欲借OLED面板谋扩张?

2021-08-07 20:40:32

 

来源:互联网

业绩扭亏为盈 夏普欲借OLED面板谋扩张?

2016年,由郭台铭掌管的鸿海集团以38亿美元大手笔,换来了夏普三分之二的股权,这一笔收购让亏损中的夏普终于迎来“曙光”。据夏普最新发布的2016财年第三季度(2016年10月至12月)业绩报告显示,单季净利润由去年同期247亿日元净亏损逆转为盈利42亿日元,超出市场预期的37亿日元。

夏普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称,“自从2016年8月过渡到新的体制后,急速推进了经营资源的最优化、有责任的事业推进体制、奖励制的人事制度等各种结构改革项目,其结果是达成了降低成本以及组织的灵活化,同时也提高了职员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节流”举措与鸿海入主直接相关。同时,面板对夏普业绩的提振不容忽视。自被鸿海收至麾下,夏普围绕电视、OLED面板等支柱性业务频频发力,这让夏普未来前景颇受看好。但也有业内人士直言,OLED面板距离变现尚存时间差,且韩系面板一贯强势,夏普盈利的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

节流机制挽业绩颓势

鸿海未“接盘”之前,曾一度难改颓势的夏普面临巨亏,不只是经营利润的持续亏损,更为重要的是经营规模的大幅度下滑。

此前夏普深陷亏损泥潭,其2014年度曾亏损2223亿日元。2015年度,赤字规模进一步扩大至2559亿日元。截至2016年3月底,夏普已是资不抵债。2016年第三季度是夏普连续9个财季亏损后首度实现盈利。

在奥维云网(AVC)显示产业链事业部高级研究经理崔吉龙看来,夏普业绩回暖与鸿海的铁腕政策密不可分。“一系列节流举措对夏普业绩的提振堪称立竿见影。”

事实上,“液晶之父”夏普与代工巨头鸿海的正式交涉,始于2012年3月。在经历了后跨越“技术出海”、不确定性债务困扰、反垄断调查等障碍,鸿海以3888亿日元(约合38亿美元)注资夏普,鸿夏联姻于2016年8月尘埃落定。

“夏普或多或少罹患机构臃肿、体制僵化、决策缓慢、故步自封等日系‘大企业病’;而效率至上的台资企业鸿海的运作机制势必会重塑夏普。”家电分析师梁振鹏分析称。

据悉,早在鸿海副总裁戴正吴接替高桥兴三出任夏普社长之前,其就透露,“为了降低成本与改善营运效益,夏普将导入信赏必罚的制度,全球裁员人数或会达到七千人。”自2016年7月,夏普消费类电子部门、通信部门、白电事业部等裁撤合并举措陆续展开。戴正吴也曾在2016年11月对媒体表示,2016下半财年,夏普与鸿海旗下富士康的合作将为夏普增加99亿日元的营业利润。而这与降低物流成本、结构改革措施息息相关。

相比于擅长研究开发和销售的夏普而言,鸿海在资源采购、生产、物流等环节优势显著,夏普方面对记者表示,“追求二者相乘效果。”

除了精兵减政所释放的内部动能以外,持续上行的液晶面板价格也被业内认为是提振夏普业绩的另一板斧。“供不应求成2016年度面板行业主旋律。10~12月又是电子产品的消费旺季,手机、电视的出货量因国庆节、圣诞节等带动而大幅拉升,对于面板的需求愈发强劲。”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飙表示,乐金显示器、三星显示器、群创、友达、华星光电等都因面板整体向好的行情而获利颇丰。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包含液晶面板在内的显示设备业务一直是夏普的业绩引擎。此前的2014财年、2015财年,正是因液晶业务持续恶化,夏普被推至亏损深渊。据第三季财报显示,该业务已由去年同期的亏损110亿日元反转至盈利110亿日元,贡献修正前当季利润总额的近半壁江山。

欲借鸿海发力OLED面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