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首曝未来“大战略” 千万企业落脚云端
阿里云首曝未来“大战略” 千万企业落脚云端
“2017年,阿里云8年,80%的创新企业在阿里云上。再过8年,如果80%的企业创新都在阿里云上,中国将迎来真真正正完整的云上时代。”阿里云副总裁李津10月12日在“2017杭州·云栖大会”上表示。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从2009年上线至今,阿里云在8年时间里为客户提供了124个产品,这些产品的功能每天都在云端更新;在全球范围内,阿里云已获得超过100万付费客户,遍及67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阿里云覆盖34%的中国500强企业。
阿里云年收入已经超过10亿美元,但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2018财年第一财季财报中表示,“本季度阿里云付费用户达到100万,但这只是一个出发点。”李津则在“2017杭州·云栖大会上直接宣布,阿里云未来的目标是为1000万家企业提供智能时代的技术平台。
金融云衔枚疾进
“2017杭州·云栖大会”展示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阿里云落地案例,其中包括“酒中王者”茅台,其是国内首家自建电商平台的白酒企业。
据茅台集团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新的市场环境下,为打造白酒行业最先进的大营销平台,茅台希望改造原有的电商架构,打通内部脉络,引入阿里云的平台、技术和运营经验,对原有的云商平台1.0进行升级。此外,在生产环节,茅台集团希望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实现全产业链大数据收集,结合传统生产工艺,建立生产工艺精准数据模型,助力产品品质提升;打通供销链路,实现C2F,探索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生产服务。
如果说白酒业已经开始利用云计算向智能化数字转型表明了阿里云覆盖面之广,那么,在金融、航空、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快速、广泛落地,则表明阿里云服务中大型企业客户的能力之强。“阿里云想要做的,就是把阿里自用的、经过实战考验的系统架构,快速复制给各行各业,以助力这些企业实现业务的快速创新,并实时地全线打通数据,这也是企业具备数据智能的前提条件。”阿里云副总裁徐敏介绍,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将传统业务与新兴互联网紧密结合,从而建立高效商业体系及智能转型。
10月12日在“2017杭州·云栖大会”联手阿里云、蚂蚁金服共同推出“鑫云+”互联网金融开放平台的南京银行,是金融行业主动拥抱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典型代表。
南京银行副行长周文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传统商业银行在发展互联网金融等创新业务的时候,都会感受到集中式传统IT架构在高频业务场景中的不适用,比如南京银行贷款业务此前的发生频率可能是每天几千笔,现在开展了互联网金融业务,发生频率是几万或几十万笔,这是传统IT无法承载的业务量,现在采用分布式云计算,将互联网金融业务运行在云端,很好地解决了业务承载的问题。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互联网上流行的人民币几千元的个人贷款业务,传统银行在过去是无法开展的,因为这类业务成本高、收益低,现在,通过线上的方式,借助新的技术,这类业务也可以做了。
数据显示,南京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上线以后,一年的业务量相当于过去在线下十年的业务量。周文凯认为,尽管银行业务上云也是有成本的,但因为线上业务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相比传统IT而言还是更经济。
据了解,“鑫云+”首先是南京银行为开展自身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联合阿里云、蚂蚁金服开发的,后来发现几乎所有的中小银行都有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意愿,也有拥抱云计算的意愿,因此南京银行联合阿里云、蚂蚁金服将“鑫云+”扩容,定位做连接中小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平台,将技术和能力输出给更多中小金融机构。
不过,南京银行当下的策略还是传统IT与云计算并行、线上与线下并行。“尽管线上业务最近几年爆发了,但我们不会因此放弃线下。”周文凯表示。
阿里金融云2013年推出至今,已经有超过2500家金融机构客户。
“城市大脑”已是领跑者
在“2017杭州·云栖大会”上,杭州萧山区一辆120救护车成为明星。2017年10月9日,在萧山区市心南路附近待命的120急救车司机倪师傅接到7公里以外的求救电话。按照“杭州城市大脑”系统自动规划的路线图,开了25年急救车的倪师傅,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救助历程:途经21个红绿灯路口,几乎一路绿灯到达求助点。根据萧山公安指挥中心实时数据,倪师傅总共节省854秒,为求助者赢得了14分钟的救命时间。
在“2016杭州·云栖大会”上,杭州市政府曾经公布过一项很“疯狂”的计划,采用阿里云ET人工智能技术,为这座千年古城装上一个人工智能中枢——杭州城市大脑。到了“2017杭州·云栖大会”,“杭州城市大脑”正式发布1.0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