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晶澳“逃离”美股 私有化后闪电借壳“回A”

2021-08-07 19:52:37

 

来源:互联网

晶澳“逃离”美股 私有化后闪电借壳“回A”

秦枭,吴可仲

光伏巨头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澳太阳能”)正在上演回归中国A股市场的“闪电战”。从完成私有化,到借壳回归A股,其仅用了两天的时间。

7月17日,晶澳太阳能宣布完成与控股母公司的合并交易,正式从美国纳斯达克退市并成为私有公司。短短两天之后,即7月19日,A股上市公司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业通联”,002459.SZ)与晶澳太阳能的实际控制人签署了《重大资产重组意向协议》,对公司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晶澳太阳能100%的股权相关事宜达成合作意向,而本次重组将构成借壳上市。

晶澳太阳能副总裁孙广彬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私有化已经完成,对于借壳天业通联不便透露。本报记者从晶澳太阳能内部人士处获悉,关于借壳“回A”事宜,公司在私有化期间或已早有计划。

美股风光不再

2005年~2010年,中国光伏企业前赴后继地奔赴美国市场。彼时,诸如无锡尚德、江西塞维LDK、英利等光伏明星企业先后登陆纳斯达克。

成立于2005年5月的晶澳太阳能,成为了这一波赴美上市潮中的一员。2007年2月7日,晶澳太阳能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河北省首家在纳斯达克主板上市企业。 挂牌上市时,其成立不满两年,投产也仅8个月的时间,当年被评为华尔街三大交易所2007年度优秀上市公司,亦被美国视为“中国奇迹”。

一家已从美股退市的企业的高管向记者表示,当时海外市场的融资额度以及效率都比较高,再融资的手续也相对简单。而且国外投资者更看重企业未来的成长性,而对当时新能源企业的市场地位并不是特别关注。再者就是,光伏和风电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企业对融资渠道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而当时国内资本市场发育得还不太健全,所以许多新能源企业选择在海外上市融资。

度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熬过了2012年行业寒冬,当初垂涎美国资本市场强悍的融资功能,可如今,仍在美股的中国光伏企业融资似乎并不理想。昱辉阳光、大全新能源2017年融资现金流分别仅为1.02亿美元和-0.37亿美元。

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刘雨菁向记者表示,海外市场对于光伏行业相较于国内更加理智,导致部分美股光伏企业整体估值较低,融资能力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晶澳太阳能董事长兼CEO靳保芳也曾坦言,十年前,晶龙集团旗下的晶澳太阳能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时融资了10亿美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保障。但是现在,其品牌在美国已经没有融资功能了。随着行业的进展和美国资本市场的变化,决定要回归国内、回归本地的市场。

“坎坷”退市路

面对市场环境和国内外行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如今,不少光伏企业与晶澳太阳能一样,开始“逃离”美股。

此前,光伏组件出货量曾排名全球第一的天合光能就率先完成私有化。天合光能于2006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2017年3月13日,该公司宣布与RedViburnum 完成合并。合并后,天合光能不再是一家上市公司,成为Fortune Solar全资子公司。

同年12月,另一家美股光伏企业阿特斯公告表示,该公司董事长兼CEO瞿晓铧计划以18.47美元/股的价格收购公司所有不属于瞿晓铧及其配偶张含冰女士的在外普通股,正式宣布私有化。

公开信息显示,相较于天合光能及阿特斯私有化的“顺风顺水”,晶澳太阳能的私有化之路略显波折,前后经历了三年的时间。

2015年6月,靳保芳首次发出私有化邀约,报价9.69美元/股,企业估值约4.891亿美元,不过这次收购方案不了了之。2017年6月5日,晶澳太阳能再次收到靳保芳一份修改过的私有化邀约,交易报价调整为6.8美元/股。

直到2017年11月,晶澳太阳能宣布与买方达成收购协议,协议收购价格3.62亿美元,交易以全现金方式进行。这一收购价格与第一次相比要低25.9%。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