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曝光助农成绩单 3年5400亿如何炼成
阿里曝光助农成绩单 3年5400亿如何炼成
本报记者 李立 上海报道
“截至今年8月底,阿里巴巴过去3年农产品销售额已突破5400亿元,同时正在助力打造100个10亿级农业品牌。”日前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李少华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公布了阿里巴巴过去3年的助农成绩单。
“过去1个月,淘宝联合30万个商家卖出了8.2亿件农产品。”正在山西运城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上,阿里巴巴集团“春雷计划”农业负责人朱霞谈到了阿里丰收农货节的最新进展。
《2020农产品电商报告》显示,过去1年中,阿里平台农产品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成为中国农产品销售上行的最大平台。
销售数字只是经营业绩的A面,更多的基础工作则在幕后。“阿里的助农模式是,打造数字乡村和数字农业的新基建,帮助农民实现亩产收入1000美元。我们希望用数字技术打造永不落幕的丰收节。”李少华告诉记者,“在助农这件事情上阿里没有KPI。”
造血式助农
从2014年开始投身农业,阿里的农村战略也一直在进化。从最初的基础设施架设、深入到县镇,到助产助销,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造血式助农方法论。
在阿里内部人士看来,阿里“造血式”助农的关键,集中体现在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今年4月,阿里启动“春雷计划”,1800个农业特色产业带、80万款农产品在淘宝上线。按照淘宝天猫的计划,要在近期从中打造100个10亿级的农业品牌,成为被大众熟知的新爆款。
在丰收节上,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联合阿里巴巴首次发布了五常大米、兰州百合、琯溪蜜柚、普洱茶、绥化鲜食玉米、武夷岩茶、武夷红茶等9个农产品地域品牌,品牌价值高达3000亿元。
“在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上,电商可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快速实现产销对接,让好产品不受交通、地域的限制,能卖上好价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秘书长郑志受认为。
朱霞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中国农产品的出路是品牌化、标准化、数字化,才有机会实现“亩产一千美元”的愿景。互联网卖农货不能停留在卖货的初级阶段,更需要帮助各地打造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升农货的附加值,从而真正助力农民增收。
“亩产一千美元”是阿里在助农上的模式创新。“袁隆平让中国实现了亩产1000斤,阿里希望用数字技术帮助农民实现亩产收入1000美元。”在李少华看来,做数字化的基础建设是其一,帮助核心农产品增加溢价的关键点就是地域品牌打造。
洪泽湖大闸蟹就是一个典型的从天猫上长出来的“地域品牌”。据淘宝小二介绍,今年丰收节期间,今年天猫的大闸蟹季刚刚开始,3000万只大闸蟹就被预订一空,一半来自阳澄湖,另一半来自其他湖区。此前“非阳澄湖蟹不买”是很多消费者的执念。而洪泽湖蟹的线上销量从零开始冲刺天猫亿元俱乐部。